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利益相关者微观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分析(2)

2017-08-09 01:31
导读:二、股东微观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分析 (一)资本安全动因影响 企业是由各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由于许多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或投入难以计量,因此,按
 二、股东微观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分析  (一)资本安全动因影响  企业是由各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由于许多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或投入难以计量,因此,按每一类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或投入的比例,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经济利益的方式就无法实施。当有N类利益相关者时,一种可行的分配方法是先独立确定前N-1类利益相关者应分享的经济利益,第N类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由利益相关者的总体经济利益,扣除前N-I类利益相关者分享的经济利益后的余额确定(王竹泉,2003)。传统企业正是采用这一分配模式,管理者、债权人、员工、政府分配的经济利益都在股东之前。管理者与员工的工资、福利计入了相应的成本费用,债权人的利息或者资本化或者费用化,三者的经济利益都在生成利润总额前被扣除。而政府获得的税收根据生成的利润总额计算,在净利润形成前被扣除,剩余的经济利益才是归股东所有的。可以看出,剩余的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在分配了其他利益相关者之后已经没有经济利益,也可能剩余很大的经济利益,甚至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其他利益相关者侵蚀了股东的资本。如物价上涨时如果仍然选择历史成本,会使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市场价值,以这个被低估了的资产价值为基础来分配、归集费用,会使摊销的费用低于生产经营的实际耗费,从而导致以较低的历史成本与较高的现行收入相配比造成收益不实。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收益分配,政府将获得更多的税收,如果管理者的报酬与收益挂钩,则管理者会获得更多的奖金,这实际上是其他利益相关者侵蚀了股东的利益。股东投入资本的目的是为了保值增值,首要目标是确保资本的安全。由于股东是经济利益的最后分享者,会比其他利益相关者承受更大的风险。而且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契约以及契约的执行情况会对股东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因此股东极为关注反映这些契约以及执行情况的会计信息。  (二)股利动因的影响  股东拥有股票可以取得资本利得和现金股利。根据Baker、Farrely和Edelman(1983)的调查,股东对资本利得和现金股利的偏好程度是不同的,73%的股东偏好现金股利,75%的股东相信现金股利和资本利得存在风险差异。说明股东对现金股利偏好。管理者意识到如果不能满足股东对现金StN的偏好,一方面股东可能抛售企业的股票,从而导致股价下跌,影响企业的筹资决策;另一方面,如果企业业绩不好没有股利可分,股东可能通过董事会撤换管理者,使得管理者的职位得不到保障。因此大多数管理者便投其所好,会选择分配现金股利。因为管理者知道,当企业满足股东偏好达到一定程度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股东就愿意为那些支付现金股利的企业股票支付较高的价格。因此,股东和管理者之间达成一种隐性股利契约。隐性股利契约告诉人们,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存在目标股利,会计报告的盈利究竟有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目标股利的需要。我们认为,隐性股利契约的存在会对会计政策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指管理者可能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来改变报告盈利。当盈利不足以支付目标股利时,管理者会选择那些能提高企业盈利的会计政策,将盈利上调以满足隐含的股利支付契约条款的要求;当盈利高于支付的目标股利时,管理者可能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减少企业盈利的会计政策,调低当期收益。  (三)资本利得动因的影响  所谓资本利得是指产权所有人采用出售、转让资本资产等方式所获取的所得,如转让重大股权所获取的所得、转让证券所获取的所得等都属于资本利得。股东在进行产权交易时,总是希望获得更大的收益。由于资本交易或产权流动的对象是企业的净资产及其潜在获利能力,因此股东在进行资本交易或产权流动时,从出卖产权或让渡资本所有权的一方看,总是希望评估较高的净资产和较高的获利能力,而购买产权或获得资本所有权的一方则是希望评估较低的净资产和较低的获利能力。因此,在进行产权交易时会计政策选择的偏好是不同的。出卖产权或让渡资本所有权的一方会偏好于那些能够提高净资产和收益的会计政策,而购买产权或获得资本所有权的一方会偏好于那些能够降低净资产和收益的会计政策。在股票市场上,股东希望买进股票价格越低越好,而卖出价格越高越好,这样可以获得更大的资本利得。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股东对待会计信息的态度并非总是对其监督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在许多情况下股东有可能操纵会计信息,进而操纵股票的市场价格,以便在股票交易中谋取私利。管理者是微观会计政策选择的执行主体,股东要操纵会计信息必须得到管理者的配合。  
上一篇: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 下一篇:浅议自创商誉的相关会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