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我国会计信用体系的建设(4)

2017-09-01 06:11
导读:会计信用档案是会计信用信息的主要载体,会计信用信息是否有效关键在于信用档案设计和建立的完整性、合理性及管理的有效性。其中,企业和会计师事
  会计信用档案是会计信用信息的主要载体,会计信用信息是否有效关键在于信用档案设计和建立的完整性、合理性及管理的有效性。其中,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信用档案应当由独立的信用中介评价机构根据其征信情况来建立,并直接通过中介机构内部的信息交换平台向社会公开有偿提供;而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作为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职员,应由其单位内部根据其执行工作过程中遵循会计信用制度的情况来建立,这样可以利用我国已有的档案管理体系,但要在此基础上增加有关信用信息。个人信用中介机构可根据具体情况有偿取得企业的个人信用档案中可公开的部分(即不涉及个人隐私的部分),然后,与通过其他途径所取得的个人信用信息整合在一起,即构成较为完整的个人信用档案,并向社会有偿公开提供。为保证信用信息资源整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身分代码制度,信用身分代码可以分为单位和个人两类,个人信用身分代码可借用目前全国统一的身分证号,单位信用身分代码则可参考个人身分证的设计方法来设计。  会计信用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等各项工作的进行,要和整个社会信用的管理相结合,这就需要借助于网络技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信用网络体系建设,应尽快建立信用信息网络,为信用档案管理、信用信息公共服务提供基础保障。为实现这一目的应该建立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这首先要从整合行政资源入手,把工商、税务、海关、贸易、交通、质检、药监、环保、劳动人事、公用事业、公安、法院、银行、证券、保险等有关方面掌握的有关企业和个人信用的数据资料,作为重要的信用信息资源,有序开放,充分利用。其次,可以考虑用国债资金支持信用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用于基础数据库的建设,鼓励和支持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标准建立数据库,如工商注册数据库及工商年检数据库、工业企业普查资料数据库、法院诉讼数据库、人民银行的企业借款还款记录数据库、企业产品质量投诉数据库等。二是在建立各部门基础数据库的同时,建立国家级和省级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交换平台。政府部门公开的信用信息,应当主要是对市场主体身分及其行为客观描述的原始记录。部门内部对市场主体或监管对象确定的信用分类等级,主要是为该部门工作服务的,依据的数据资料有限,应只在内部使用,而不宜随意对外发布,以免引起混乱或引发纠纷。三是有序开放信用信息数据库。各有关部门和行业建立规范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应作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以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向信用服务企业和社会提供客观公正的原始数据信息,其收费用于系统的更新和维护。四是积极推进信用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实现各部门、地区和企业的信用数据互联互通,促进资料交换和共享。积极推动数据库建设中的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包括数据库结构和标准,信用数据格式、内容、指标和标识标准,数据库技术支持软件等应通用或相互兼容。五是鼓励信用服务企业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开发适合我国市场主体特点的评分模型,设计各具特色的征信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七、建立和完善会计信用教育体系  加快我国会计信用体系的建设,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考虑建立会计信用教育体系,用来加强对市场主体和会计人员的会计信用理念、文化和制度的教育,培养他们信用自觉的意识和行动。这是会计信用体系建设和实行会计信用制度的先导。一个缺乏信用意识的会计人员,是很难遵循客观公正、依法办事等会计职业道德的;一个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观念的社会,势必到处充斥着谎言、欺骗和假冒伪劣。因此,建立我国的会计信用教育体系十分重要,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工作:  1.会计信用教育的前提是要做好会计诚信理念的教育。  会计诚信是一个伦理学范畴,是会计信用在道德领域的反映,更多指的是一种理念和意识。会计信用教育包括会计信用理念、信用文化和信用制度的教育,其中会计信用理念即会计诚信理念的教育是基础和前提。会计诚信理念教育可以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会计诚信观念和意识,使会计人员将外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逐渐转化为其内在的品质和行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用以培养和塑造一个合格的具有高尚道德的会计人员的系统工程。会计诚信理念教育发展的根本,除了要提高会计的诚信度和公信力,还要维护会计职业道德。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从未把会计诚信理念教育作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虽然我国现有很多类型的会计教育,但在其中注重会计诚信理念教育的并不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因此,从现在开始,针对我国会计教育中会计诚信理念教育弱化的现状,应当把它作为会计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来抓,用来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和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我国的会计教育不仅要传授给会计专业学生和会计人员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还要灌输给他们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诚信意识。要在他们一开始学习会计时,就认识到会计诚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起对会计职业的尊严感和使命感。  2.会计信用教育的重点应当放在对会计信用文化和信用制度的教育上。  会计信用教育的内容是实现会计信用教育目的的直接载体,是培养会计诚信理念和公正、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渠道。会计信用教育应当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突破原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固定的思维定势和模式,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造出新的会计信用教育内容和体系,其中的重点就是要开展会计信用理念、信用文化和信用制度的教育。在会计信用教育体系的建设中,如果说会计信用理念是会计信用的前提,那么会计信用文化便是会计信用的纽带,会计信用制度就是会计信用的机制,它们都是维系会计信用的重要基础。因此,我国在加强会计信用教育过程中,除了把会计信用理念教育作为其基础和前提,还必须将会计信用文化和信用制度教育作为会计信用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这样的会计信用教育,才能促使我国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会计信用理念,形成诚信立人、诚信立业的会计信用意识,从事合理合法的会计行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会计人员把会计信用真正作为其实际工作中首先要考虑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和最基本的制度要求。  
上一篇:试论新形势下现代会计工作的全面收益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