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特点与我国政府会计基(5)
2017-09-02 02:49
导读:(五)权责发生制应用程度的选择: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在第一阶段暂不计提政府固定资产的折旧。 很多国家在改革中根据本国的国情和财政管理的
(五)权责发生制应用程度的选择: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在第一阶段暂不计提政府固定资产的折旧。 很多国家在改革中根据本国的国情和财政管理的需要,在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同时,保留了一定程度和范围的收付实现制作法,从而形成了多种“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模式。最常见的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形式是对确认资产和负债的范围做出限制,例如有:确认非资产,但对国防基础设施和文化资产在取得或建造时确认费用;只确认短期金融资产和负债;确认所有负债但不包括养老金负债等。限制范围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这些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存在技术上的困难,计量成本过高,或对政府管理与政策的影响不大等。 基于本文对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观点,我们认为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和财务信息主要应满足反映预算资金使用合规性和财政管理的需要,以及现阶段计量技术和成本的限制,宜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基础。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范围可以包括现金和财务资源,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例如国债还本付息费用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分期确认,担保贷款的担保责任和借出债权确已坏账的,按权责发生制入账,以达到充分揭示政府隐性债务,防范财政风险的目的。对于收入,可以借鉴国际上的一般做法,采用接近收付实现制的做法,只对一部分有政府政策承诺的、可计量的负收入(补贴)采用权责发生制。 虽然对于政府部门的固定资产实行折旧制度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绩效管理,准确考核部门公共服务的成本耗费和效率水平,但是这需要对现有的大量政府固定资产进行估价,这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工作量上都存在较大难度,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因此我们建议在我国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第一阶段,暂时不实行这一办法,而将此留待改革的后期解决。 我国的养老保险和国有企业的资产与负债问题与美国不同,我国政府对养老保险负有相对较高的责任,而我国的国有企业规模极为庞大。虽然从政府所担负的责任来说,理应将其放入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范围内,并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计量。但是,技术上的难度和计量成本都很高,同样可以留待后期以其他方式解决。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将这方面的会计信息放在政府资产负债表以外进行报告。 政府会计基础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转换还需要一定的配套条件,除了相关制度的改革以外,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政府会计从业人员的
培训和政府会计软件的开发。我国现有的政府会计从业人员大多对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会计业务处理不甚了解,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依据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的有关准则和制度对其进行认真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我国已有多种预算会计软件,当政府会计基础进行转换时,要及时进行政府会计新软件的开发和其他有关软件的调整与更新。在新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既要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又要保证基本标准的统一性,以利于全国财政信息系统的连接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