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会计国际协调—中国视角

2017-09-03 06:19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会计国际协调—中国视角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 在讨论国际协
摘 要 在讨论国际协调必要性和我国会计国际协调成果的基础上,了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障碍,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会计准则 会计实务 国际协调

  会计国际协调是当今世界会计的趋势,是全球化的结果,会计国际协调的浪潮愈演愈烈。加入WTO后,随着对外贸易扩大,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增加,我国会计也逐步融入了会计国际协调浪潮中。,我国会计界关于会计国际协调尚存在颇多争论,笔者拟从视角谈一些粗浅看法。
1 对会计国际协调的认识
  首先,会计国际协调是资本市场和经济一体化及跨国公司发展的结果。经济一体化使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而会计国际协调减少了由于会计差异产生的交流障碍所引起的资本市场运行成本的增加。欧盟、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在会计国际协调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就是旨在降低本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成本,以及国际市场的筹资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使本国在全球性经济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其次,会计国际协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事情,在其背后实际是经济利益之争。具有一定经济后果的会计准则,关系到各国的资源配置、财富分配和国际等。不同国家的利益是不同的,发达国家总是力图依靠其经济实力,通过IASB这一平台,进行争夺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使会计准则尽可能有利于本国,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2 我国加入会计国际协调进程的必要性
  会计国际协调的动因,一般认为有四个方面: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改革开放打破了我国多年闭关锁国的,不仅大胆“请进来”,而且大胆“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20多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进出口大国,国际贸易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引进外资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引进外资过程中,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发布各种向国际惯例接轨的相关制度(如1986年发布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有力地改善了我国投资环境,合理地保护了外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外商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我国市场创造了条件。同时,我们也注重国内资本走出国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大力发展包括深圳和上海证交所在内的本土证券市场的同时,挑选一些企业到香港、纽约、伦敦和新加坡等国际证券市场上市,开辟了企业融资的新路子。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境外上市,进一步造就了一批新兴的跨国公司,其中一个成功典范就是海尔。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资本市场和跨国公司得到了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今天,我国越来越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会计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为之服务,可见,积极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协调已经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
3 我国推进会计国际协调的成果
  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会计国际协调的推进。下面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3.1 启动阶段
  1992年以前,主要是学术界、政府机构参与国际交流,统一思想,并奠定基础。例如,自1981年开始在《会计》上翻译、介绍IASC颁布的各项会计准则;自1982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专家工作组”成立以来,始终以成员国身份参加历次会议;派人到
IASC、FASB、国际各大会计公司及英美等国著名大学进行、培训和工作,为中国会计国际化作了大量人员储备工作。财政部于1986年发布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也在许多方面吸收了国际会计的通行做法,为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这是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首次实质性突破,但实施范围显得较为狭窄。
3.2 模式转换阶段
  1992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即“两则两制”),结束了计划经济的会计模式,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初步协调的会计模式;1993年,在进行“两则两制”改革的同时,财政部与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1998年又进行了修订,形成《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适应了我国企业改组上市以及在境内外发行A股、B股、H股对外筹资的要求,对国有企业改革、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起了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布采取了“以需求为导向”的方式,正如冯淑萍所言:“会计准则应像救火队员”,哪里问题突出,哪里就优先制定会计准则。
上一篇: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