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商业实质与相关会计处理(2)
2017-09-06 01:43
导读: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其使用的增值税额税率为17%。甲公司为适应经营业务发展的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将甲公司原生产用的厂房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其使用的增值税额税率为17%。甲公司为适应经营业务发展的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将甲公司原生产用的厂房、机床、原材料与乙公司的办公楼、小轿车、客运大轿车交换(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甲公司换出厂房的账面原价为1 500 000元。已计提折旧为300 000元。公允价值为1 000 000元;换出机床的账面原价为1 200 000元,已计提折旧为600 000元,公允价值为800 000元;换出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3 000 000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3 500 000元。乙公司换出办公楼的账面价值为1 500 000元。已计提折旧为500 000元,公允价值为1 500 000元;换出小轿车的账面原价为2000 000元,已提折旧为900000元。公允价值为1 000000元;客运大轿车的账面原价为3000000元,已提折旧为800000元,公允价值为2400000元。另支付补价400000元。假定甲公司和乙公司换出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并假定在交换过程中除增值税外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的乙公司的办公楼、小轿车、客运大轿车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乙公司换入的甲公司的厂房、机床等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换入的甲公司的原材料作为库存材料核算。假定甲公司与乙公司是关联方企业,导致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本例中。由于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资产交换属于涉及补价的多项资产交换,对涉及补价的多项资产交换,其会计处理步骤如下(这里只列举甲企业的会计处理):
第一步,计算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甲企业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合计为4 800 000元。公允价值合计为5 300 000元;乙企业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合计为4 300 000元,公允价值合计为4 900 000元。同时。乙公司支付给甲公司400000元补价。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二步,计算换出资产的价值总额。
甲公司换出资产价值总额=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一收到的补价=4 800 000 3500 000×17%-400 000=4995000(元)
第三步,计算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办公楼应分配价值
=1 000000÷4300000×4995000=1 161 600(元)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小轿车应分配价值
=1 100 000÷4 300 000×4 995000=12778000(元)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客运轿车应分配价值
=2200000÷4300000×4995000=2 555600(元)
第四步,账务处理。
1 清理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1 800000
累计折旧 900000
贷:固定资产 2 700 000
2 非货币性交换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1 161 600
——小轿车 277800
——客运轿车 2555 600
银行存款 400000
营业外支出 5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 80000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595 000
其他业务收入 3 500000
3 结转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3 000 000
贷:原材料 3000 000
分析上例的会计处理过程,本题计算甲公司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的结果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账务处理却直接与新准则相矛盾。其一,本题会计处理的第二个会计分录中按公允价值确认了其他业务收入3 500 000。而新准则规定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能按公允价值计量。其二,本例题的会计处理中确认了交易损益——营业外支出500 000。而新准则规定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交换不确认损益。本题中确认损益净额计算如下:
损益净额=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3 500 000-3 000 000-500 000=0
计算可以看出本题中的损益为零;但是损益净额为零和不确认损益是有本质区别的。净损益为零就意味着:在会计处理过程中确认损益了。只不过确认的结果是零;而不确认损益则意味着:在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中不确认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