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会计诚信缺失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09-11 06:05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会计诚信缺失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 从我国的琼民源、银广夏、麦科特等会计做假到美国安
【摘要】 从我国的琼民源、银广夏、麦科特等会计做假到美国安然、世通、施乐、默克等世界知名大公司的一系列会计丑闻,会计诚信缺失已成为国际性的一个严重问题。究其成因,虽有法律法规不健全和监管不力等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会计行为人缺乏必要的会计诚信道德所致。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会计做假事件看,“市场经济在法律严格约束下显然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道德规范”。因此加强会计诚信教育,从制度和非制度两个层面强化会计诚信建设。  【关键词】会计诚信 心理 教育 对策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心理分析
  
  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人们普遍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经济学认为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伦理学认为诚信是一种道德资源。 “诚”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有三点内容:一是忠于会计事业;二是诚恳、善待与自己会计工作相关和无关的人们;三是热诚勤勉的做好会计工作,精益求精。“信”也有三点内容:一是讲究信用,信守诺言,实话实说;二是树立会计信誉,坚决不做假账,提高会计公信力;三是信任他人及会计信息。会计诚信缺失,除了有其需求和生存的环境,但终归是会计行为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错误认识,形成不正常的心理行为造成的。具体讲,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逐利心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是引发会计失信最主要的因素,会计行为主体(包括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及相关人员,下同)或多或少通过造假直接得到或间接得到现实或潜在的经济利益,另外对政治利益的追逐(主要是政府和有些国有企业造假)也使会计丧失诚信。这种逐利心理突出表现为对发财致富的渴望,对物质财富和富足生活的羡慕,对保官升官平步青云的期盼,对出人头地的向往。而这一切不能通过正当渠道获得时,就只有依靠做假来实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投机心理
  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各项法律法规还在不断完善之中。随着加入WTO后,为了适应会计国际化发展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和修改完善。但是法律法规的频繁修改,有些人便认为要趁此抓住“机遇”,大捞一把,等到规章制度定型后在循规蹈矩也不迟。这种投机心理也就造成了在体制过渡转轨期利用监管空缺,钻法律的空子,大肆做假,谋取私利。
  
  3.虚荣心理
  一些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由于存在较强的虚荣心,认为在自己上任后或上任以来,只有使单位的盈利额日渐增长,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能力,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特别是在现行“指标考核”的情况下,只有依靠虚假数字才能出成(政)绩,追求真实数字则丢官。因此,有很多单位就在GDP、引资额、销售利润等方面大做文章,使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突飞猛进”,个人“成(政)绩”也突出,从而心理得到巨大的满足。
  
  4.从众心理
  当今社会,大部分的企业都存在造假的行为,加上我国对于会计造假的查处不够,惩罚的力度也不大,比较利弊,坚持会计诚信在政治、经济、名誉等方面都没有任何“好处”。于是产生了“法不择众”、“跟风过头”、“老实人吃亏”、“不做假白不做”、“小做不如大做”等心理。
  
  5.仕途心理
  很多单位领导人和会计人员为保自己的“政绩”或是“饭碗”,或者在自己在任期间造假,或者把已经浮夸的数字保留,造成“水涨船高,后任不认前账”等,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扭曲心理。
  
  6.“合理”心理
  很多单位领导人和会计人员认为,只要不把钱装进自己腰包里,只要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或者只要是经过集体研究决定的,这种造假就是“合理”的。特别是一些单位领导认为,自己为官一任就应该“造福”一方,就应该为职工谋福利。
上一篇: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