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017-09-15 01:13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浅谈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摘 要: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也随之飞速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基础是会计电算化,普及会计电算化知识,做好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是会计信息化的最重要途径,也成为会计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种形势下,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在职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培训,各种培训机构中的电算化培训班应运而生,其中有些是在各级财政部门的组织下,有些是各类学校的附属培训机构,有些是私人培训机构,它们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培训机构;教学目标;教师档案库;网络教学  一、会计电算化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主要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处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正在起着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减少了会计人员抄写、计算等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精度,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扩展了数据处理的广度,促使会计工作从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的实务核算型转向参与预测、决策、控制的经营管理型,以便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对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会计电算化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涉及到财会理论与实务、计算机、通讯技术、管理科学、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等。因此,大力抓好各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选拔培训工作,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领导人员、会计软件开发人员、使用维护人员和现代化财会管理人员,是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我国非常重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培训工作。《会计法》规定“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从制度上规定了会计人员每年必须参加一定学时的培训;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对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大力推行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普及电算化知识,在这方面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会计电算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不明确、目标模糊  个别培训点将培训的目的定位于取得高额利润回报或是补充经费不足,从而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抢学员,办“短、平、快”班。更有甚者,对个别学员只收钱不培训,考试替学员代考,造成有些学员认为:“只要交了钱就能办证,课上不上无所谓,至于考试只是形式而已。”严重损害了会计管理部门的形象,影响了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同时,培训层次单一,部分培训部门没有按各自的初、中、高级培训目标进行分类培训。以中级为例,按财政部在《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出的中级培训目标为“通过中级培训,使一部分会计人员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开发提供业务支持”。据此可以认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中级培训内容与大学的会计专业以及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同,在职会计人员主要应注重非程序性的会计软件应用及一定的系统分析能力,而不应像大学要求学生具备系统分析能力,并学会计算机语言,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但实际上各地的会计电算化中级培训点进行在职人员会计电算化中级培训时缺乏明确的培训目标,只是选用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讲授,造成在职会计人员无法对财务软件数据系统地进行运用、分析。  2.各培训点培训学时少、设备差,教学内容不能参照会计电算化培训(初、中、高级)教学大纲执行  相当多的培训点计算机数量有限,不能做到上课时单人单机,学员上机练习时间很难达到规定的课时。个别未配置专用机房的培训点,上机时间就更难以得到保障。同时,租用营业性机房的培训点,经常出现教学用财务软件与机房配置不相容的现象。比如说:金蝶、用友等教学用财务软件要求计算机配置不能过低,而现在的营业性机房大都是一些过时的低配置机器,而且内容太杂,不利于财务软件的运行,很难满足教学要求。如果租用此类机房用于教学和考试,结果可想而知。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以中级培训为例,一般各培训点的会计电算化中级培训应为120学时左右,而实际上有的培训点仅有60学时左右,甚至更少,特别是在上机过程中,有的培训点甚至出现两人共用一台微机的情况,这样,每个人的学时就更少,同时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教学大纲,也谈不上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其后果是严重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当然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师资力量不强,各培训点聘请的培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会计电算化培训质量  一般说来,各培训点应该选聘参加过会计电算化中级师资培训的教师,或选聘大学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经验丰富的专门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师,以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因为培训班是阶段性的,许多培训点为了节约成本,不配备专业专职电算化教师,每次培训班开班时,临时聘请兼职教师授课。另外,有的培训点从节约资金角度出发,过多考虑外聘教师的报酬问题,请一些根本没有师资证书或只懂一点电脑知识而不懂会计的人员充当教师,很难达到教学要求,影响了教学质量。  4.各培训点生源大战、降价培训,降低了会计电算化培训质量  据考察,随着各地会计电算化(初、中、高级)培训工作的进行,在职会计人员的生源在逐步减少,于是各地出现了各培训点进行生源大战和降价培训的情况,这种情况造成会计人员所得到的真正培训知识越来越少,效果更差,只相当于买了一个会计电算化中级证书。   5.考试方法不完善  目前采用的是在各培训点设置考场,培训点提供考试机房及考试教室,会计管理部门派监考人员。由于各培训点极力提高考试通过率和会计管理部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不一致,加之各培训点与管理部门人员长期业务往来,大都比较熟悉,对考试作弊问题,培训点难脱干系,监考人员也有碍于情面的时候,考试结果就难以保证公平、公正、合理。 
上一篇:网络经济下的会计时空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