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谈我国银行财务会计改革(2)

2017-09-23 01:32
导读:(七)应付股利的差异 此差异的实质是:资产负债表日后宣布的股利是否应作为调整事项?根据国内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及新
  (七)应付股利的差异  此差异的实质是:资产负债表日后宣布的股利是否应作为调整事项?根据国内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及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后董事会制订的利润分配方案中的非股票股利应当作为调整事项,而依据《国际会计准则10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如果股利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提议或宣布发放的,企业不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将这些股利作为负债确认。同时,根据《国际会计准则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企业应披露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和财务报表批准报出之前提议或宣告发放的股利金额,并可在资产负债中作为权益的一个单独组成部分予以披露。  二、加快我国银行财务会计国际化的改革建议  目前,随着国内会计准则的逐步修订和健全,我国金融企业会计改革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上市商业银行所采用的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已颇细微。但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7年金融业全面放开后,银行将面对更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银行也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市场中,这必然要求银行进一步加快金融企业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过程。我们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逐步完善银行会计规则体系,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全面提升银行管理及会计质量。  (一)衍生工具的核算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国际化,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已迅速起来。但我国商业银行在此方面没有适用的准则,造成了商业银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和披露方面还不十分规范,各银行间缺乏可比性。这不利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也不利于金融规避金融风险。  首先,在制定金融企业具体会计准则时应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1990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主席理查德。G.布雷登在美国参议院作证,指出了成本财务报告无助于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并首次提出了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是国际会计准则所采用的基本指导原则,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计量属性。忽视公允价值的存在,过分推崇账面价值,反而容易造成账面价值不实、会计信息失真。对于银行来讲,由于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金融衍生工具更强调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极大提高信息的相关性,使会计信息能反映出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从而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因此,我们在制定银行业会计准则时应当考虑如何保证:“公允价值”的公允,而不是否认“公允价值”。  因此,我们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尽快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范。主要应包括:1.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采用“风险报酬法”进行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2.以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基础;3.改进财务会计报告,增设衍生金融工具明细表,具体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及交易条件、实际成本与公允价值、损益金额以及有关的风险状况等。  (二)新兴业务、表外业务的规范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入世”以后,商业银行通过存贷利差取得收益的占比越来越小,因此,各商业银行都在千方百计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近年来,中间业务的与开发已成为界与实务界的热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也在进一步拓展。如何对这些现有的以及即将产生的新兴业务进行规范,是在表内核算,还是在表外披露,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与国际同业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存在着范围相对狭窄、业务量较小、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特别是信息披露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巴塞尔原则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后,国内各商业银行必将在短时间内加大力度,迅速拓展表外业务。表外业务要发展,建立和维护、严密的核算体系,进行真实、完整的信息披露非常重要。而我国各商业银行目前的表外核算体系,还无法迅捷、完整、真实地披露表外业务信息。我们有必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巴塞尔原则,规范表外业务的会计核算,改善表外业务的披露标准,增加对表外业务风险的量化,充分披露其风险状况。
上一篇:预算管理的新模式应用与发展案例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