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 论文 关键词】言语 幽默 语用先设 言语行为理

2013-06-19 01:10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 论文 关键词】言语 幽默 语用先设 言语行为理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论文关键词】言语幽默 语用先设 言语行为
  【论文关键词】言语幽默 语用先设 言语行为理论 关联理论

  【论文摘要】言语幽默效果的产生,关键是对语言常规用法的突破,它多依赖于指示语、语用先设、言语行为、关联程度以及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等语用因素的反常使用。

    “所谓语言幽默,即由语言的各种要素的变异使用而创造的幽默。”“语言幽默氛围得以成功地在话语中得到动态显现,最根本源于其超常规的语言结构方式,即在辩证逻辑的制约下,突破语言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和形式逻辑的一般规律,变格运用语言材料,造成不能按字面来理解的话语。言语幽默之所以能够生效,关键是对语言常规用法的突破。分析言语幽默仅从修辞角度出发是不够的,本文拟借助语用学理论,从指示语、语用预设、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等方面对英语言语幽默予以分析。

    一、指示语与英语言语幽默

    指示语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指示副词等。它们的指示对象要根据话语的使用时间、地点、说话人、听话人的身份、实际情景中的物体和事件决定话语的意义。话语中的指示信息是理解话语的关键,指示语不明确,话语会令人费解甚至引起误解。说话者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必须根据语境适当转换指示语。当指示语应该进行转换,而说话者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加以转换时,往往会制造一种由于违反常规而产生的幽默。如:
    A schoolboy wanted a few more day’s holiday.He   phoned  to  the  teacher  and  in  a  voice,that,hehoped sounded like his fathers: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I regret to say that Smith is ill in bed and willnot be able to return to school for three or four days."
    "Oh,”said the teacher,"I’m sorry to hear that;who is speaking?"
    "My father,sir."
    在这则幽默故事里,小男孩以爸爸的名义给老师打电话请假,但当老师问到是谁在打电话时,他没有及时进行人称指示代词的转换仍然回答“我爸爸”,幽默的效果由此产生,小男孩的计谋也因为这个指示语错误而被识破。
    由此可以看出,语法上的代词和语用上的指示语虽有某些相通之处,但是语用上的指示语是以发话人为基础,受话人理解话语时要对指示语作相应的变换。

    二、语用先设与英语语言幽默

    先设是使用一个句子的先决条件。当一个句子预设另一个句子时,第二个句子必为真,不论第一个句子是真是假。如He stopped beating his wife的先设是他以前打过他的妻子。“而考虑语境因素的先设就是语用先设”是指通过一句话来有效地实施某一言外行为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语用先设有两个特征:一是合适性,即先设要与语境紧密结合,先设是言语行为的前提条件;二是共知性,也就是说,语用先设应该是说话双方共知的信息。说话人通过话语表达出来,听说人可以明白。但先设有时失去共知性,会造成交际失败,有时也会引发幽默。如:
    Brown was out walking one day with his wife andhis very large family in the street. He was stopped bya policeman who grabbed him by the shoulder.
    "Hold on,"protested Brown,"what have I done?”
    "I  certainly  don’t know  what you’ve  done,”answered the policeman,"but I do want to know whythe crowd is following you."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在这则幽默里,警察抓Brown先生的先设是他作为警察应该对坏人进行询问;Brown先生又被一群人追着,肯定是坏人。可这个先设缺乏共知性,Brown先生不知道警察把自己当成坏人,因此发生一幕闹剧。

    三、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言语幽默

    言语行为理论最先由英国哲学家奥斯丁提出,他首先把句子分为两类:叙事句和施为句。叙事句是指描述事物的句子,施为句是实施某种行为的句子。后来他觉得他的划分不太科学,认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可以包含三种行为:(1)说话行为,即说出具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2)行事行为,即说明说话人意图的行为;(3)取效行为,即说话后产生的效果。例如:It is cold here.这句话需要说出;表达的意图是需要听话人采取保暖措施;产生的后果是窗子被关上。
    奥斯丁的理论得到塞尔的修正和发展。塞尔认为,讲一种语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语言活动,如陈述、命令、提问等,如Could you pass the salt?不是问听话人是否有能力把盐递过来,而是请求听话人把盐递过来。他把上述言语行为叫做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言语间接实施了某个行为,因此说话人的话语意义与句子意义往往是不一致的。幽默有时是由于曲解或不理解言语行为而产生。如:
    One morning a London boy was sitting in a buson his way to school. He was sniffing all the time andmaking  such  a  noise  with  his  nose  that  the  otherpeople in the bus began to shake their heads.
      At last an old man who was sitting next to himsaid: "Little boy,have you got a handkerchief?"
    "Yes,I’ve   got  a  clean  handkerchief  in  mypocket,”said the boy,"but I can’t let you have it.Mother  says  it  is  not   polite  to  ask  anybody  for  ahandkerchief. You must have and use your own."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这则故事能够让人忍俊不禁的原因是小男孩误解了老人的言语行为,老人问小男孩有没有手帕时,小男孩误以为老人要向他借手帕。老人言语行为的行事行为应是想让小男孩用手帕去擦鼻涕,而不是吸鼻涕发出声响,其取效行为应该是小男孩不再吸鼻涕。可是由于男孩误解了行事行为,因而也没有出现应有的取效行为。
上一篇:[摘 要] 商务合同 英语 既具有商务 英语 的特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