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定语在语义上可以不指向中·~z/i,,而指向其他句法成分,如施事定语、受事定语等就指向谓语。定语语义指向谓语的语用价值是为了遵循语言的经济原则和凸显定语的语义。
关键词-定语;语义逆指;施事;受事
2o世纪 80年代以来 ,语法学界对语义指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方面研究得最多也最为细致的是补语,状语的语义指向也有所涉及并研究得较为深透。相对来说 ,定语的语义指向研究还很薄弱,尤其是对定语的语义逆指情况 ,许多文章只是零散提及,尚缺乏深入系统的论述,所以本文拟探讨定语的语义逆指问题。定语语义逆指有多种情况,有指向主语的,如 “他流下了同情的眼泪”,也有指向谓语等其他句法成分的,如“他两回冷水澡一洗就病倒了”。其中指向谓语成分是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一种,本文主要根据定语语义指向谓语时的表义情况将它分成几种类型,并分析其所在句式的形式、意义和语用特点。
一、 施事定语
这种类型中的定语一般是由指人名词或人称代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 ,所以我们称之为施事定语。按其出现的句类,我们把它分为祈使句和非祈使句两种类型。
(一)祈使 句 V+Pron+的+N
1.形式特点
它是由动词短语直接构成的祈使句。谓语 V和 N是动宾式合成词或动宾短语,中间嵌入人称代 词,且代词大多为第二人称(除少数表诅咒的用第三人称外,如:见他的鬼等),形成 V+Pron+的 +N祈使句。例如:(1)看你的书! (2)做你的作业!(3)吃你的饭! (4)写你的字 1
2.语用、语义特点
这种祈使句还可以转换成相应的其他类型的祈使句。例如:
(5)干你的活!
(5)a干活!
(5)b你干活!
a 式是最常见的一种祈使句,它表示一般的命令或请求。b式是含有人称的主谓式祈使句 ,虽然其语义重心仍然在谓语动词上,但语句重音受主语音节的缓冲而有所降低 ,整个句式的祈使语气也随之减弱。相比之下,V+Pron+的 +N语气最强,它把所要强调的主体放在定语的位置上,这样整个句式的语气明显比主体在主语位置上的语气强硬得多。它往往是用一种不客气或不耐烦的语气要求或命令别人做某事,而不要关心其他事情,常常带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
(二)非祈使句N1(Pron)+的 +N2+、1P
1.形式特点
与前一种不同,N1(Pron)+的 +N2+、1P是一种主谓型的非祈使句,它大多表示对人的某种技能、身份等有关情况的估价、感叹或询问等。例如:
(6)小王的卡拉 OK唱得怎么样?
(7)我的英语学得很好。
2.句法、语义特点
第一,N (Pron)+的 +N2是前心式偏正结构这种格式中的主语部分虽是由偏正结构组成,但它和一般的偏正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首先看几组对照式以及它们相应的转换式。例如:
(8)小张的乒乓球打得棒极了。
(8)a小张打得棒极了。
(8)b小张乒乓球打得棒极了。
(9)小张的乒乓球很贵。
(10)他的老师当得很称职。
(10)a他当得很称职。
(10)b他老师当得很称职。
(11)他的老师教得很好。
他教得很好。
(12)妹妹的书读不下去了。
(12)a妹妹读不下去了。
(12)b妹妹书读不下去了。
(13)妹妹的书找不到了。
妹妹找不到了。
从上述转换式我们发现,N1(I ron)+的 +N2+ vP句式中,定语 NJ(I ron)和谓语 vP间具有主谓关 系,所以例(8)(10)(12)中的定语能直接作句子主语。不仅如此,N ( )还能与整个 N2vP构成主谓关系,这样 N1( )就成了整个偏正结构的核心,正因如此,我们认为,它们是偏正结构中一种特殊的 “前心”结构。但是考虑到句法分析的方便性 ,我们仍将其分析为定中结构。而例(9)(11)(13)中的定语不能和句中谓语发生主谓关系,因为它不是偏正结构的核心,它的核心在后面,它们是典型的“后心式”偏正结构。
第二,N2是无指概念。两种句式中的 N2所体现的意义也是有差别的。例 (9)(11)(13)中的 N2
所代表的是个实体,我们能把它们与语境中的某个事物或某个人物等同起来,所以它们是有指概念。而例(8)(10)(12)中的 N2所代表的并不是某个具体的实体,它是指名词所具有的属性,是一种身份或技能,是无指概念。如例(10)中的“老师”是指“老师”这种身份,而不是指具体的人。同样(8)(12)中的“乒乓球”和“书”都表示“打”和“读”这两种行为所涉及的事物,它们表示一种抽象的属性义。第三,谓语 vP大多是动补结构。此句式 中的谓语 vP大多是动补结构,而不能是动宾结构,因为其语义上的宾语已提升到主语部分,成为 N2。第四,V是二价动词。虽然其谓语不能是动宾 结构,但其谓语动词必须是二价动词。因为正如前 文所说,其谓语动词既能和 N1构成主谓关系,又能 和 N2构成动宾关系。
3.语用特点
在 N1(Pr咖)+的+N2+vP句中,虽然 N】(Pron)的 N2在句法上属于偏正结构,但在语义上却相当于“主动宾”结构,所以,上述例句又可以转换成重动句式。例如:
(14)/J~王唱卡拉 OK唱得怎么样?
(15)d~王打乒乓球打得棒极了!
(16)他当老师当得还很称职。
(17)妹妹读书读不下去了。
也就是说,N1(Pron)的 N2中的“的”语义上相当于动词,或者说 N ( )的 N2中隐含了动词。但是 这隐含了的动词却并不妨碍我们对句子的理解,因为这一方面是由于隐含的动词和整个句式的谓语动词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主语部分两个名词的语义连接,便可激活这个动词。从信息传递角度看,这个隐含的动词实际上是一个“默认值”,按照认知原则中的数量原则,此处隐含的动词无需出现。也正是从这种基本的认知原则出发,人们才确立了 此句式。
所以,相比之下,NJ(I ron)+的 +N2+vP和其对应的重动句式在语用效果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前者凝炼、利索,而且语义重心更突出。此外,还有一类句式 ,例如:
(18)这次会议,你的主席,我的记录。
(19)下午课外活动,一班的排球,二班的篮球。 (2o)今晚晚会,你的小品,我的舞蹈,她的相声。从句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类句式都是列举式的,而且句中根本不出现动词,但在句子的理解过程中,由于主题的提示和各名词、代词间的语义连接,便可激活动词。如例 (18)中隐含动词“当”或 “是”,例 (19)中隐含动词“打”,例(2o)中隐含动词“表演”。
二、受事定语
这类定语往往由人称代词或指人名词充当。例
如:
(21)你可不能捣他的乱。
(22)你干吗赌孩子的气呢?
(23)谁叫你讨他的好呢?
(24)这回可劳您的驾了!
上述例句中的结构助词“的”不表修饰、限制的作用。如例(22)中的“孩子的气”就不同于“孩子的气还没消呢!”中的“孩子的气”,后者显然是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尽管从表面上看,例(21)一(24)中的定语都是其中心语的修饰语,但实际上它们却表示动作行为所关涉的对象。对于这种表面上的领属修饰语而实际代表动作的对象,赵元任先生(1979)称之为“领格宾语”,朱德熙先生(1982)将之视为“准定语”中的一个小类。我们把它称作受事定语。
根据动作行为对受事对象产生的损益影响,我们又可以把受事定语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