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英语入门教学的整合策略(1)(2)
2013-10-25 01:06
导读:实践证明,通过课件直观展示,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得轻松、愉快,从而加深对字义的理解,词汇量
实践证明,通过课件直观展示,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得轻松、愉快,从而加深对字义的理解,词汇量也明显增加,然后还随机进入生词和课文的学习。对个别仍没有学会的学生又可通过"屏幕监视"实施分组教学的办法,达到个别指导、抽查的目的。有了这个交互性,就能及时反馈信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适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四、语法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说到语法,学生的头脑里就会反应出一些硬生生的规则,就有头痛和头涨的感觉。结合信息技术进行语法教学,具有传统语法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网络技术就能为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最有力的支撑。网络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形成教学内容的资源一般都是网络上的电子化超文本,是文字、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媒体的结合。每个学生都能共享到这些开放的学习资源,并且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教与学已完全融为一体,这样,自主探究式学习、交互式合作学习、个性
化学习就成为可能。
比如在讲授可数名词复数这一概念时,动画显示名词单数与复数的变化规律,并尝试让学生即时人机练习,然后点击练习的得分,激励他们深入学习更多内容。这样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达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加深大脑的识记,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轻松掌握更多的语法知识。
五、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想让学生从一篇文章中自己系统地归纳选取并深刻理解,对于大多
数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入门阶段的学生难度就更大。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如在学习“描述人物”时,课文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很详细,可以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电脑知识从课件资料库中去寻找有关“人物外貌”的美丽图片、动画效果、视频,然后将最贴近课文内容的图片、影像动画选取出来,自己制作不同时期人物外貌的变化软件,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另外文中提到有关人物喜好的种类繁多、活动方法各异等学生均可自己从电脑中找到其真实的动画图片下载、复制、粘贴和组合。这样使得课文阅读既形象又生动,还锻炼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电脑的能力。学生通过练习可以将不同人物特征制作成现成的模拟的“人物秀”。在这种整合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更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因为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
现在城市的孩子们远离大自然,远离农村;乡村的孩子们不熟悉现代的高楼大厦、日常生活。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事物以往仅靠教师口述或呆板的教学图片加以分辨、讲解,但还是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明白。尤其有一些抽象、难理解的平时不太注意的问题,如教师能把这部分知识点与信息技术合理地进行整合,用生动美丽的图片或是动画形式展示给学生,将会使难以理解的知识借助直观、生动、有趣的课件的演示使问题迎刃而解。
六、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以往教师在教学起步作文的时候,总是苦于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实际有些孩子们曾经参加过很多实实在在的活动,但一旦要他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出来,却常常漏洞百出,甚至于连一个完整的句子也没写成功。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开发学生作文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入门阶段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常用的形式之一是看图说话、写话。看图说话、写话就是用一幅画加一段话的形式,让入门阶段的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记下来,帮助学生实现从图画到文字的心理转换,配合起始年级的听说训练,实施作文起步教学。学生可以在课堂、课后、家中、野外随时随地即兴绘画,或拍摄照片,有的学生还把图片用扫描仪扫入了计算机里,存储起来。面对画幅,加以想象自然容易形成一段好的话语。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另一种形式是多媒体作品制作及展示,其过程为:计算机上写作、美化作品、网上交流、教师评、批、改。教师
辅导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用动画、照片、文字、
音乐等形式来表达活动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把作文改编成多媒体作品时,那音乐、那动画,又让学生涌现出新的感受,并及时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制作过程免不了反复记忆、细致修改,这对写作是有很大好处的。学生的展示作品难免会比较幼稚,但常常是真切的、富有灵性的、是不断从错误中学习然后运用所得知识的好作文。
尽管信息技术是我们当前着重强调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它的局限性。信息技术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是“共生性”而不是“替代性”。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适度作用”,以多种方式整合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是其必经之途。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