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的几点探索(1)(2)

2014-01-14 01:32
导读:2. 设置悬念法 心理学家认为,疑难问题易引起定向思维,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教
2. 设置悬念法
心理学家认为,疑难问题易引起定向思维,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利用图片,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情景,提出新奇的疑难问题,或者有“头”无“尾”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增加讲课的吸引力。
例如,教SEFC 1B Unit 17 Alone in Antarctica 一课时,用大量的极地风景图进行导入,尤其是展示极地的荒凉,天气条件的恶劣,对学生的视觉产生一定的冲击,是他们对南极首先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Antarctica? 这时学生根据平时的知识和刚才的视觉输入,感到有话可说,踊跃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Imagine you are traveling alone to the Antarctica, what will you take with you? 激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气氛非常活跃。这时教师急转直下,“how can a 60 years old woman went to Antarctica with nothing?|”设置悬念,形成对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他们对这个老人产生浓厚兴趣,迫不及待的想了解这个人,从而激发学生要阅读并理解整篇课文的兴趣,教师抓住这一“火候”启发导入,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绪和讲课交融在一起,也使得教学重点和难点轻松地得到解决。
3. 举例对比法
有些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时就需要从学生关心、熟知的与课文密切相关的事例入手,进行参照对比。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产生具体的认知。这种方法真实、亲切,容易吸引学生
例如,教SEFC 1A Unit 7 A City of Heroes 一课时,文章重点和难点是理解题目“A City of Heroes”, “Who are the heroes of a city?” 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对St Peterburg并不是很熟悉,如果进行直接提问,学生头脑中并无形成任何的认知,会不知所答。教师可选择一个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城市为例,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对这一城市的history, cultural relics, its people通过大量的图片来呈现后,提问:What makes a city great? 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三个要素上来,然后通过提问:St Petersburg is also a great city. What makes it great? 进行衔接,展示St Petersburg的大量图片,导入课文。使学生在已经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有选择的去阅读课文,效果会更好。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 音乐导入发
音乐是一种极富内涵的艺术语言,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画卷,她能像磁铁石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
例如,教SEFC 1A Unit 11 The Sounds of The World 一课时,正好是音乐的话题,课文提到了Latin music, America music, African music, Chinese music, pop music, rock music, Jazz, blues, hip-hop, rap等,教师可以在导入时给学生听各种音乐,请学生猜测是哪一种音乐,这样使学生对各种音乐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为了进行进一步了解,学生就会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积极的去读。
再如,教SEFC 1A Unit 8 The Olympic Games 一课时 教师可以播放第2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歌。在优美、激奋的旋律中,学生一定会陶醉,达到身临其境的目的。在欣赏完歌曲后,问: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Olympic Games? 学生往往情绪高昂,急于阅读课文。
四、 视频导入法
心理学家认为,感知是认知事物的首要准备。视频导入是通过播放电影或录像,客观地直接刺激学生的感知,从而激活他们的求知思维。
例如,教SEFC 1A Unit 1 Chuck’s Friend 一课时,播放课文影片的开始部分。当播放到Chuck因飞机失事而受困于一个荒岛上的时候,学生个个紧盯屏幕,屏息凝神,非常想知道接下来Chuck会如何,这时停止播放,请学生自己做导演,对下文进行构思。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并有阅读课文的强烈欲望。 大学排名
再如,教SEFC 1A Unit 5 Getting to know Steven Spielberg 一课时,播放Steven Spielberg的代表作 Jaws的片段。学生在看完Steven Spielberg这部代表作后,便会很想了解Steven Spielberg的生平。这时再叫他们阅读Getting to know Steven Spielberg这篇课文,他们就会颇感兴趣。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导”得有方,学生就会学得有趣,也就乐于学。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使导入更直观化,并富有启发性,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情感上升到最佳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 胡淑珍等著:《教学技能》,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 刘建华:《中学英语创新法》,学苑出版社,1999出版
3. 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4. 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第二版
5. 闫文国:《英语新课导入法例谈》,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年2月版
6. 李小小:《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2005年第10期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体态语言与英语课堂教学(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