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积累语感素材,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1)(2)

2014-01-17 01:12
导读:语感的产生来自大量的言语实践。流利的英语与口腔位置的训练是分不开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语音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好每个音素的口腔位置

语感的产生来自大量的言语实践。流利的英语与口腔位置的训练是分不开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语音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好每个音素的口腔位置、词和语句的重读规则,连读、弱读、语调、节奏、爆破、音的省略及发音方法等,反复不断地进行示范模仿、对比找差、加以纠正,才能有效地形成口腔习惯,说出一口漂亮流利的英语。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知学、好学,乐学的精神,笔者在课堂上常举行绕口令比赛来训练学生语音,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地发音,区别不同的音素。比如说:

How much wood would a woodchuck chuck if a woodchuck would chuck wood?

A woodchuck would chuck as much wood as a woodchuck could chuck if a woodchuck could chuck wood.

通过这段绕口令,学生能迅速地掌握[∧][u]的语音区别。又如:

The big black bug bit a big black bear,made the big black beer bleed blood.

这样的绕口令不但训练了语音,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三、创设全方位的语言教学环境,融入情景,直接体验语感,减少和排除制约外语教学的各种干扰。

环境制约着外语教学的存在和发展的质量。“环境能稳定教学结构,制约教学运作,促进个体发展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因素”,也就是说“凡是制约、影响外语学习活动和效果的外部条件,不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都是外语立体化教学法所认定的环境因素”(张正东,1999)。外语教学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学校的许多情况都能制约学习效果。教学环境的不同直接影响外语教学中的主体———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学习动机的激励。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从产出语言技能的特点出发,为语言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教学环境中保持健康向上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良好的英语课堂环境。

在课堂教学操作中,教师要坚持用英语教英语,把英语教学系统中的主体、客体(英语)和环境三要素维系成一条纽带。在课堂教学的小环境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学生一种自然有效地掌握所学语言的机会。在浓厚的英语气氛中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养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在教学系统中处于活跃地位,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同时,教师还要尽可能地模拟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语言环境。如制作卡片、图表、模型、玩具、图画、学生人物和实物等,让学生在模拟英语情景中学习,激发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助于加速外语词语和实物实景的直接联系。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习语言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在学校里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大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英语大环境是英语课堂小环境的延伸,也是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大英语环境包括:开放的英语活动室,让学生有地方可学,可说,可用语言;充满异国文化的校园环境、教室环境,如英语廊、英语角等,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的熏陶;经常开展课本剧、童话剧等英语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交流中强化文化意识。具体作法是:①创造全方位的视读环境:校园所有名人名言、标语牌、指示牌一律用中英两种文字,面向学生发布通知、公告、决定,一律用中英两种文字;指导学生查字典把自己的生活用品、自然学科教材中常用的术语,标记在物品上;②创设全方位的听说环境: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系统,课余、午间播放英文歌曲、英语笑话;用英文播放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校园新闻和学生英文稿件;提倡师生在校园说英语,用英语问候,进行英语会话;提倡教师运用简单的英语与学生会话,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异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语言的感受能力。③创设全方位的语言应用环境:利用校园英语廊,英语角、英语晚会,在校园内广泛的开展活动;艺术节、校庆、圣诞节、国庆等重大节日,让学生编排英语节目,努力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发展语言的感受能力。

总之,语感不同于语言学家从语言现象中归纳、概括出来的语法知识,而是一种潜在的知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开发出学生的这种非智力因素潜能,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定会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胡春洞,王才仁.英语教学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胡春洞等.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胡春洞等.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张正东.语言知识是外语教学的立脚点[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21.

[6]赵小品.论外语教学中的环境因素[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22—24.

[7]凌霄燕.着眼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注重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4):34.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浅析高中英语语音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