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积累语感素材,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1)

2014-01-17 01:12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积累语感素材,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语感是学生语言能力的最高体现。培养良好的语感品质能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进而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结合中学英语教材,从积累语言文化知识;反复示范—模仿;创设全方位的语言教学环境三方面对积累学生的语感素材作了探讨,以供英语教学参考。

关键词:语感;语言文化知识;示范—模仿;语言环境

语感被许多人误认为是神秘、玄妙、扑朔迷离、难以捉摸的东西。其实,语感是学习者的语言直觉或语言习惯,是语言主体对语言客体的直觉感知和直觉判断,是学习者在言语实践过程中,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官广泛地接触语言材料,积累语言知识,熟悉所学语言的语音、语义、句型和语气等而形成的一种语言定式和创造发挥的技能。语感是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他假设人脑中存在一个来自遗传并为人类所独有的“语言习得机制”,儿童在此基础上,接触具体语言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直觉语言知识,能自然而然地识别和理解句子。在日常生活中,语感强的人,听别人谈话能抓住其要领,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理解力强,语言表达自如流畅。故在英语教学中,尤其在高年级阶段,教师一定要注重语感在学生语言交流活动中所起的作用,遇到难以用语法讲解清楚的问题时,一定要提醒学生揣摩,感知、理解,把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中学生语感素材的积累问题。

一、加强语言基础知识训练,总结学习经验,积累语感素材。

语感能体现出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灵敏度、准确性及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在语言实践中,加强语言基础知识、总结学习经验是积累学生语感素材的前提和基础,积累语感素材又能准确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故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只有坚持不断地加强语言基础知识训练、不断总结学习经验,才能够准确灵活地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

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应全面抓起:首先要精读课文,熟读或背诵精彩的段落。教师应从各种文体的材料中精选出部分内容指导学生反复阅读,直到把理解了的语言材料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自然,一种感觉。这样,学生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和阅读揣摩后,逐渐理解了英语材料中抽象的情态、语气等语言要素,从而形成一种语言定式并加以创造发挥。这种感觉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感。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说过:“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的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言练习,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弄透背熟,真正消化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许国璋先生曾说:“寒假在家,取出书试读,再读,在梦中背书,开始时起立大声背书,一口气即五页”。两位名家道出了精读、背诵是积累语感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中学英语新教材关注到了这一点,教材中编排了英语小诗、谚语、绕口令等趣味很浓的材料,便于学生背诵。在英语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每周背诵一篇短文、自编自演一段对话,或者精选出课文中的对话在全班模拟表演,以此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内化其语言知识。其次,加强课外阅读,在学生阅读量上给予一定的扩充。英语泛读在复习与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思维方式、提高阅读速度与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故教师在抓好精读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各种文体的英文读物(包括故事、诗歌、小说、游记等),先慢后快,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死后活(欧阳湘,1998),循序渐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融会贯通,逐渐达到精泛读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独立体验和感受语言材料所蕴含的美感;第三,训练学生的听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创新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Krashen曾经说过,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语言学习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在英语教学中,笔者使用精泛相结合的听法让学生顺利渡过听力关。笔者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听力连贯技能,反复精听录制好的语言材料,当学生掌握80%以上的内容后,让学生口头复述或笔录所听内容,遇到个别难词、生词时,先留好空,完成大部分听记任务后,再进行反复辨音,通过查词典,或根据上下文语义关系来填空,效果较佳。同时兼听BBC和VOA新闻等节目,每天坚持至少收听一小时,以听大意为主,其目的是获取篇章信息,了解时事,增强语感,提高听力水平。精听和泛听是互补的,精听在初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泛听是必不可缺少的学习手段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听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泛听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也是学习者的终极目的(严文清、王迈迈,1993)。笔者在所教高一年级采用精听与泛听结合的训练方法,一学期后,对每天坚持泛听英文新闻的学生给出难易适中的短文,在有限的时间里能顺利地听完所给的内容,测试练习正确率在95%以上,而没有坚持每天泛听新闻的学生,测试练习的正确率只能达到50%左右。第四,加强创作训练,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创造性的写作是对其它语言技能的反馈,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在英语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坚持用英文记笔记,写信和写作文来纠正口语中常犯错误,打好语言学习的基本功。把自己想说的话或周围发生的主要事情用英文日记的形式记下来,滴水穿石不求一日之效,天长日久,达到穿石之效果。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系统学习和操练语法规则,加强语感的理解并形成良好的语言逻辑推理能力。故语言知识是外语教学所要培植的运用语言能力的大树之根,也是外语教学这位三级跳远者的弹跳点(张正东,2002)。英语教师只有抓住语言教学的立脚点———语言知识,不断地加强积累和总结经验,注重思维与表达密切结合的训练,才能使学习者的话语无限生成,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不断地提高。

二、加强示范—模仿,感知语言内涵;强训口腔位置,养成语言习惯,增强语言的感受能力。

示范—模仿本是语言教学的两种方法,而在实际运用中,视为一种方法的两种形式,以表示其作用上的相互依存和彼此促进。模仿是以示范为前提的,是示范的延续活动,也能体现出示范的效果。它是学习外语的必用技巧,应用于外语教学的诸方面(张正东,1999)。在英语教学中,笔者根据示范—模仿的内比规则和类推原理,以外国人的录音、语音语调、言语范型、书法文体、句型典例等作为示范,让学生跟着准确地进行模仿,遇到困难时,带头模仿给学生看或听,以减少学生的模仿困难,增强模仿信心,提高模仿效率。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音、形、义结合,多方面的进行示范—模仿,如发音兼示嘴形,拼读兼示音缀表,读词兼示实物,念句兼示动作表情等,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听说教学中,示范—模仿法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语言是从听开始的,初生婴儿学说话时,全凭听来模仿母亲的声音。笔者抓住学生年龄特点,在教学中,以语言的交流为主线,本着实用和易模仿的原则,精选出课文中最常见、常用的句型以及内容精彩、贴近现实生活、贴近中国学生口语特点的会话进行示范,让学生跟着由慢及快,由易及难,准确地进行模仿训练,体验感知语言内涵,自然形成一套新的语言习惯。譬如模仿 People of quality know everything without ever having been taught。首先出示例句兼录音,教师带头模仿给学生听,然后学生跟着录音慢速地模仿,应体会发音的位置、停顿、节奏、语音、语调等话音技巧,突破句子中生词、重点词的语音障碍;其次,快速准确地模仿,练说,背诵。第三,学生分组相互练说,直到脱口秀,成为智多星为止。最后,组织个别学生在全班模仿示范,并通过录音进行比较评价,纠正错误。但是,示范—模仿不是一种机械活动,而是一种伴随思维和能力培养不断变化的复杂活动。教师要对学生的模仿经常进行分析,并改进示范方式。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浅析高中英语语音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