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思(1)

2014-01-15 01:20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思(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在当前外语教育改革的新时期,每个教师都面临着新

摘要:在当前外语教育改革的新时期,每个教师都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面临着转变教学观念,发展新的技能和技巧的问题,我们只有认真地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现状和我们的教学实践,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加有效地参与和促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探讨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育人理念下,深入开展英语教学的反思,从英语教学反思的内容、策略、方法上加以阐述,突出了英语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素质及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  教师发展  反思  教学研究

 

一、反思教学的必要性

 

美国教育学家波斯纳在1989年就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发展=经验+反思”,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Wallance(1998)将教师的发展过程表示为一个教学实践与反思不断循环的过程。教学实践与反思循环的过程就是教师发展的过程,实际也就是一个教学研究的过程,教师的发展成长是教学研究和反思的必然结果。发展的核  
心是反思,教师要学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进行经常性的反思,追求改进,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实际教学与自己所信仰的教学理念之间的差距。

在当前外语教育改革的新时期,每个教师都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面临着转变教学观念,发展新的技能和技巧的问题,我们只有认真地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现状和我们的教学实践,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加有效地参与和促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刘兆义(2005)指出:反思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只有深刻反思和批判传统教育所存在的弊端,才能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才能增强改革的自觉性,把握改革的方向,树立改革的自信心,激发创新的勇气和热情。新课标十分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教学让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从而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作为一名合格的或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是名教育者(educator),同时也应是一名研究者(researcher),反思的实践者(practitioner),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教师,如果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二、英语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及策略

 

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思我们可以通过运用行动研究对课堂教学进行数据的收集,其方式包括日志、录像、录音、观察记录、教学观摩、同学交往分析、问卷,文件档案、话语分析、照片等。其形式和手段有许多,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策略。

(一)日志形式

教学日志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思考型的,它包括教学中有意义的条件,个人的感受,对事情的反思,具体地说可以记录自己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个人的困惑,个人的认识,对问题的解释和看法等,通过日志的方式,这些情景观点和看法将不会因为记忆的有限而被遗忘。教师可以把日志作为自己教学案例的一个发展史的记录,它可以包括对教学的评价,预期的结果,未预见到的事情,教学的成功之处与还不满意或有不足的地方,同时除了教师写日志外,也可以请学生写学习日志,可记录学习的感想,提出问题和困难。采用学生日志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交流意识,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内容方法及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同时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师增强对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敏感性,了解学生的需求、感受、想法和困难。教师的教学日志和学生的学习日志,为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和基础,同时也为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和改进教学效果提供了最有效的信息。

(二)课堂教学观摩

传统的课堂教学观摩通常是出于“上级领导”检查教学质量和对教师进行评价的目的而进行的公开课,是为了应付别人听课而刻意“做课”的现象。教学行动研究中的教学观摩不是以评价为目的的,它是为了开展对教学的研究,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是以收集课堂信息和数据为目的,观摩者往往是教师的同行或同事,无论是听者或是被听者,都是以科研为目的,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实践,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观摩者与被观摩者的关系完全是平等和互助的关系,具有相互信任的基础。

Hopkins(1985:81)提出观摩应有三个步骤,用图表示如下:

也就是说观摩前双方确立观摩的目的、内容和方式,做好观摩准备,如设计观摩记录表等。观摩后教师与观摩者交换意见,反馈应尽量在24小时内完成。同时反馈是基于细致的记录上以事实为依据开展分析和讨论,应以讨论的方式进行。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的几点探索(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