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类型及成因(1)

2014-01-20 01:57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试析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类型及成因(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一、引言长期以来,英语写作一直被广大的英语教师和学

一、引言
长期以来,英语写作一直被广大的英语教师和学生视为英语教学与学习中的难点,同时也是衡量英语学习者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非英语专业的四、六级水平测试及英语专业的四、八级水平测试中,尽管相当多的考生在前面的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及语法测试的“客观”题型中的得分已超过或大大超过及格线,但有些考生写作部分的成绩却处于及格线之下或更少。这充分说明英语写作仍是英语学习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对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犯的错误类型进行总结、梳理,并深入分析其背后产生的原因对于提高写作课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有所裨益。
二、语言因素层面
根据笔者几年来在写作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所犯的错误不外乎言内错误与言外错误。所谓言内错误即指学生在用词、造句及语法等方面经常容易犯的错误。经常批改学生作文的老师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学生的用词罗嗦、重复。例如,该用for的地方却使用并未增加意义的for the purpose of;该用because的地方却故意使用by virtue of the fact that, due to the fact that等复杂结构。学生习作中的同义反复比比皆是:如everyone thinks unanimously…, impractical illusion等等,其语法上并不存在任何语病,但在英语本族语者读来却有语义重叠、拖沓冗长之感。因为英语强调逻辑和言简意赅,避免同义反复,因而上例中未增加新信息的部分应删掉-everyone feels已包含unanimously之意;illusion已包含impractical之意。然而,“大家一致认为”、“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汉语中则是天经地义、无可挑剔的正确措辞。学生之所以易犯类似的错误似乎与汉语的行文习惯不无关系。为了音律和谐、形式工整,汉语倾向于用双声词组或四字成语,即使意义重复也在所不惜。如“平稳”、“差错”、“思想”、“甜言蜜语”、“千姿百态”等等举不胜举。若教师能够课上指出这类错误的本质,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可减少直至不犯此类错误。其次,中国学生在用词上的弱点还表现为词语重复现象严重。如在一篇论及失业问题的作文中,有学生这样写道:Unemployment often brings people problems such as economical problems, psychological problems。短短的一句话,problem这个词却重复使用了三次,未免给人以单调乏味之感。英语中存在极为丰富的同义词、近义词等词汇表达手段,因而行文通常采用不同的词来表达或替代同一意思。如本句中的economical problems和psychological problems可以分别替换为financial pressures与psychological troubles。造成学生英语行文中的用词单一问题并不只是因为学生的英语词汇贫乏,还与汉语的遣词造句习惯有关。汉语在讨论同一事物时,往往采取重复相同词语的手段,因为汉语属意合性语言,需要依靠词语的简单重复来增加句子的凝聚力。而英语由于有连词等丰富的语言形态手段来确保句子的衔接与连贯,可以无所顾忌地追求词语的变化。正因如此,英语写作中一般避免重复同一语汇,而是提倡词语变换。此外,由于英语中的词汇总量远远多于汉语,所以汉语中单个词的搭配能力要远远超过英语中单个词的搭配能力才能取得大致相同的表达效果,但这也造成了在汉语中搭配完全正确的情况,到了英语中却出现搭配不当的问题。学生英语作文中的搭配错误如fast speed, expensive price即源于此。以上简单分析了中国学生英语习作中所犯的措辞繁琐罗嗦、无端的同义反复、搭配错误等问题,除此之外,代词、冠词缺省等错误在英语初学者的作文中也相当普遍,产生这些规律性错误的原因并非偶然,反应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和使用习惯上的基本差异。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事实上,我国学生英语作文的言内错误主要体现在句子的转换上。写好句子是写好文章的基础。一篇英语习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中使用的句子是否地道、流畅。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的句子错误在分布上往往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和共性,很多病句或令人感到“别扭”的语句仍然依稀可见汉语思维的影子,值得深思。
1、一句话中出现多个谓语动词,造成语病
误:Take a part-time job can provide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s as well as money.
正:By taking a part-time job, college students can gain experience as well as money.
现代汉语句法特点之一是“动词连用”,即通过频繁使用动词,造成大量动词集结来表达意思。而英语由于受形态变化规则的限制,除非动词并列使用,否则一句话中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以上例子中的错误虽仅限于初学者,但说明汉语动词使用的影响对于他们仍然起作用。在这一点上,英语较好的学生往往表现为不善于使用名词、介词短语、分词结构等地道的英语表达手段来表示动作意义。
2、缺少主语或主语选择不当
误:This year will produce more steel than last year.
正:We will produce more steel this year than last year.
学生在上例中所犯的主语丢失或误选错误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基本差异,即英语是一种注重主语(subject-prominent)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注重主题(topic-prominent)的语言。正如赵元任先生所说:“在汉语中主语和谓语间的语法关系与其说是施事与动作关系,不如说是话题和说明的关系。”也就是说汉语中的话题未必是句中的主语,因为主语并非中国语法所必需的,故凡主语显然可知时,往往省略(王力,1987)。而英语却属主谓结构,句子没有主语就不成句子。若明白了英汉两语的这种差异,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就应注意努力挖掘或填补真正的主语,从而避免无主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大量使用简单句和并列句且句子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Weak:Many rivers are seriously polluted. There is no fish. There is no clean water.
Revised:Many rivers are so seriously polluted that neither clean water nor fish can be found.
上面的例子说明一个英语初学者在还没有真正领悟英语的结构特征及其思维习惯前往往倾向于大量使用简单句、并列句,这恰好反映了汉语句子结构的行文特征,即按照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或事情的因果逻辑关系一个短句一个短句地展开,分句之间只能以意相连,逐步交代,层层铺开,呈线性递进。因而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这种简单句或并列句堆积状况实为汉语思维模式负迁移所致。相比之下,英语的句构特征显著不同,不能一个简单句接一个简单句地排列,而是先确立主句,然后利用各种关系代词、介词、分词等把各种短语、附加成分、分句、从句往主干上搭,从而形成“多枝共干”的结构特征。基于汉英两种语言的这种结构差异,陈定安(1992)曾形象地将汉英两种句式分别形象地比喻成竹竿与大树。我们通常将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层面上的这种差异概括为英语句子重形合、汉语句子重意合。
在句子层面,除以上列举的三种常见错误外,受汉语的影响,很多学生的英语作文经常出现句首状语句和逗号连接句等(杨玉晨,1994)。因而在英语写作课中辨析汉英句子在结构上的差异,无疑有益于学生写好句子,从而提高英语作文的质量。
在英语写作中,学生易犯的言内错误除以上列举的典型用词和造句错误外,出现频率较高的语法错误集中体现于名词复数忽略、主谓一致误用、时态概念淡化或时态混用等方面。此类语法错误之所以在初学者中较为普遍,就语言类型而言汉语为分析型语言,不像英语等屈折语那样具有上述形态变化,因而学生在英语作文中易于忽略此等形态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有鉴于此,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注重比照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上的差异,中国学生会大大减少英语作文中的言内错误,从而对于提高其英语写作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大学排名
三、非语言因素层面
一般而言,英语初学者在英语写作中易犯的言内错误突出地表现在词汇、句子及语法等层面上。随着英语综合运用水平的提高,拼写错误、词不达意、语法错误、句式单调等问题日趋减少,然而由非语言因素所导致的布局谋篇、段落结构等语篇层次上的问题则突显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篇章结构呈螺旋型展开
美国学者卡普兰(Kaplan,1966)曾对英语和东方语言(包括汉语)学习者写的英语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是"直线型"(linear),即直截了当地陈述主题,进行论述;汉语学生则采用“螺旋型”段落发展结构(circular/spiral),即不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在主题外围"兜圈子"或"旁敲侧击",最后进入主题。Scollon and Scollon (1991:113),Samovar and Porter (1991),Tyler and Davies (1990:400)认为北美的语篇模式属于演绎型,它们把话题、观点、态度从一开始就引入文章,然后用事实说明,即先有主题句,后接自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结尾;而东方语言的语篇则属归纳型,先交代细节或举例说明,然后逐渐引出结论,最后以总结归纳结尾。
针对中国学生中的英语初学者所使用的语篇模式不同于英语族人这一现象, 很多中外学者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Kaplan(1966)认为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螺旋型结构源于“八股文”。这种观点显然站不住脚,因为我们既能从古汉语说明文中找出具有英语段落结构特征的实例,也能找出与英语写作规范格格不入的段落结构。事实上,对中国学生L2作文起直接影响作用的是他们在接受现代汉语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汉语写作习惯,也就是说,有关汉语写作质量优劣的标准或现代汉语写作教材中对汉语写作原理、技巧、体式的规定都会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语篇模式的选择具有直接的影响。汉语的文章章法对于整体篇章的设计、组织和处理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文贵有变,文不喜平”。这说明汉语读者与英语读者的期望值不同:英语读者希望文章的结构平铺直叙,直截了当;而对汉语读者而言,“变,则读者有兴趣,不平,则文章生姿态”。从根本上说,语篇组织能力问题在于思维本身,而思维的训练是复杂的,难以立竿见影。同时,这一问题也说明,只注重语法,而忽视篇章的传统写作教学是本末倒置,英语写作教学中对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语篇差异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英语课堂教学节奏初探(1) 下一篇:中小学英语教育动态真实原则推广性实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