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中英语“主动阅读----自主发展”教改实验报告

2014-01-27 01:18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高中英语“主动阅读----自主发展”教改实验报告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提高英语水平
[摘要]: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提高英语水平的突破口。通过“主动阅读----自主发展”教改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扩大了词汇量,提高了阅读能力,而且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其他语言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词汇量、速度、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学习教科书的基础上强化阅读训练,丰富词汇量,促进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广大英语教育者和英语学习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速度、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课上仍以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为主,即使有提问或讨论,也仅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进行。教师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重语言形式分析,忽视整体阅读的指导,导致学生不能熟练阅读外文书籍,也往往缺乏课后阅读的能力。
词汇也是制约阅读的关键因素。专家统计,正常的阅读能力需要4000--5000词汇量,而我国外语教学大纲对语言要素要求方面逐渐降低。如在词汇量要求方面,由平均每课时3.7个(1956年)降至每课时1.4--2.4个(1992、1993年);高中毕业时要求的词汇量也由3500--4000词(1963年)降至1200--2000词(1996年)。词汇量的不足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言语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更不用说用英语开展正常的交际活动。
此外,对近五年的NMET试卷中阅读理解题稍作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为了体现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该题的难度在逐年提高,继续加强对读速的要求。显然,阅读难度及阅读速度的提高是今后统考试题的命题方向,现阶段的阅读教学方法应当随之改进。应通过课堂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把阅读教学与英语测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高中英语“主动阅读----自主发展”教改实验的意义正在于此。
二、理论依据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广泛、大量和快速的阅读可以帮助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巩固记忆,也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以及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背景等。
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learning)获得的,而是通过“习得”(acquisition)获得的。学习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对遣词造句是有帮助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不能直接演化成语言能力。习得是在自然的交际环境中使用语言的潜意识过程。如果没有习得,语言能力难以培养。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过程就是习得的过程。
听和读是语言学习的两个输入渠道,读,相对于听而言,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且较少心理负担的显著特点。在没有可能接受广泛听能训练的大汉语语言环境中,唯有阅读能在没有他人参与的境界中让学生接受足够量的语言输入,增加词汇、短语、语法知识的复现率,增大语言的有效应用频率,丰富语言经验,让学生借助它----它实质上是读者与作者所描述的大千世界的自然交际活动----来掌握语言,并最终将生成阅读能力,并由此辐射语言其他能力的提高。
根据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相互作用理论”和教育学中的“合作理论”,语言教学内容的组织可以通过交流和互动的模式进行。通过小组讨论与互助,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教师指导得法,学生的主体作用则得以充分发挥,就能获得相应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水平。
三、实验过程
(一)实验目标
1、丰富知识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认识3000个以上词汇和相应数量的短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其中的2000个积极词汇和相应短语,从而扩大知识面,增加语言文字信息,从阅读中了解社会、科学、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知识,完成基本的信息积累。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培养语感通过阅读习得语言,运用语言,从中完成语言的整体习得过程,并且以阅读为龙头,促进听、说、写能力的相应提高。
3、激发兴趣通过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比较自由地阅读Shanghai Students' Post,比较流畅地阅读中级英语读物和一些名著的改写本。
4、内化方法
通过阅读积累一定阅读量的同时,培养阅读的方法,使阅读的速度达到80--100WPM,正确理解率在70%以上,并且不断完善解答问题的技巧,从而在整体上适应测试阅读的要求。
(二)实验前的测试调查及实验对象的确定
实验选用人数相当且男、女生比例接近的长汀一中2002届高二两个理科班。实验前以高二文理科分班前的龙岩市期末统考高一下学期试题成绩为数据,进行了对比、统计。该试卷测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其中阅读30分,成绩差别不大。
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高二(7)班为对照班,高二(8)班为实验班。两个班均由同一位教师任教。
确定实验班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有关阅读的问卷调查。先选择中等难度的8篇短文,词数近2000,限时40分钟,要求读速约为50WPM,并根据这次测试设计了几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在阅读方面的情况是:
1、词汇量少;有33.9%的学生词汇量在1000个以下。2、理解率低;24.9%的学生理解率低于60%,53.6%的学生理解率为70%--80%。3、阅读速度普遍偏低;约46.4%的学生达不到每分钟50字的要求。4、花在阅读方面时间少;21.4%的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下,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阅读的仅为12.5%。
(三)实验的实施
1、建立阅读机制,确保阅读落实
为便于分组阅读、讨论、检查、评比,根据学生水平差异,兼顾座位的安排将实验班划分为12个阅读小组(每组4--6人)。每组设一名小组长以便开展活动,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长、组员和指导教师都明确了相应的职责。小组长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小组反馈会、向教师反馈小组阅读进展情况、主持协调小组讨论、协助教师提供阅读材料、评选阅读能手等;小组成员应广泛进行课外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教师的职责则是建立阅读机制、完善学习小组、精选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材料、把握阅读方向、制定阶段目标、定期总结等。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多角度多渠道尝试激活高中英语词汇教学(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