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模糊语言在政治外交场合的应用(1)

2015-03-01 01:01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模糊语言在政治外交场合的应用(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
摘要: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本文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概况,在收集的大量外交语言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政治外交语言中的应用,并由此得出外交语言的真正意图。
关键词:模糊语言;政治外交语言;词汇;句法;篇章
Abstract: Muc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past years in the areas of vague language study. This paper introduces different studies of vague language, and focuses on a number of selected political diplomatic language materials to study the linguistic realization of vagueness in diplomacy from lexical, syntactical and discourse level and analysis their pragmatic functions.
Key words: vague language; political diplomatic language; lexical; syntactical; discourse
1模糊语言学研究概况
在国外,自从札德L.A.Zadeh教授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后,一系列诸如模糊语言学、模糊逻辑学、模糊心理学、模糊修辞学等新兴学科相继应运而生。在语言学领域,Lakoff(1972),Kempson(1977), Labov(1988)这些语言大师主要是从语义、语法角度独树旗帜;Russell(1929),Ullman(1962),Deese(1974),Burns(1991)等语言大师则主要从心理学、认知学、社会学角度研究模糊现象。
我国学者也对模糊语言研究兴趣浓厚,从1979年到1998,发表了近800篇模糊语言学研究论文。(吴世雄,2001:7)石安石(1988),张乔(1998),王寅(2001)等语言学家主要是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模糊现象;何自然(1985)等人则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近些年来研究者将视线逐渐放在了某一具体文体中,如陈意德(2001),肖云枢(2001)等人分别对模糊语言在诗歌、法律、新闻中的应用进行过分析。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本文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政治外交语言中的应用,并试图得出外交语言的真正意图。
2政治外交语言的模糊现象
外交领域所使用的语言称为外交语言,其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商贸、经济合作,政治谈判,战争协商,甚至是对外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对话。本文主要研究政治外交语言,非政治外交领域的语言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政治外交语言(以下都称之为外交语言),即为了国家的政治目的,国与国之间交往所用的语言。 
外交语言的模糊被外交界誉之为“建设性模糊”。外交人员为了某种政治目的,故意含糊其辞,不直截了当提供信息,用词常含有与字面意义不同的言外之意。他们从不明说“拒绝”,而是托词“考虑考虑”、“将持积极态度”等等。同样是赞同,可以用“注意到”、“理解”、“不提出异议”、“同情”等不同分寸的语言表达;同样是关注,可以用“关注”、“严重关注”,“深感遗憾”、“谴责”等多种词汇。向对方提出警告也有不同分寸,“正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是最常用的,而加上“保留予以评论的权力”甚至“将采取响应的措施”则是警告升级的表现.。
3外交语言模糊的语言呈现
3.1 词汇层面的模糊
外交人员往往通过“可能,也许”(might, possibly) 等词模糊自己的立场。如说会谈是“建设性的”(positively),“积极的” (constructively) ,其含意是双方取得某些进展,但离解决争端仍相去甚远;说会谈是“有益的”(profitable, energetic),是指双方未能取得具体成果,但谈总比不谈为好;说会谈是“坦率的”(candid),并用“欣赏(appreciate)”,“理解(understand)”等词,则是明显暗示双方分歧严重,但也各自增加了对对方立场的了解;如果用“依照”(according to)等词则表示发言人同意这个观点,却可以减轻发言人的责任。以下是对模糊词语的总结。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1) 名词。
表性质: warmth; generosity; peace; friendship和平,稳定,公正,明确…
上一篇:新课标理念下的英语高考与教材的把握(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