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欲望号街车》中布朗琪的分裂性格(1)
2015-03-01 01:01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浅谈《欲望号街车》中布朗琪的分裂性格(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 要:《欲望号街车》是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而剧中女主
摘 要:《欲望号街车》是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而剧中女主角布朗琪·杜波伊斯是美国
戏剧作品中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本文对布朗琪的分裂性人格进行了剖析,旨在说明代表了美国南方优雅贵族文化的布朗琪,在与斯坦利所代表的北方强悍的工业文化的对抗中,注定要一败涂地。然而布朗琪作了勇敢的抗争,她悲剧性的凄美闪耀着永恒的理想和人性之光。
关键词:分裂性人格;失败;抗争 在幻想的幸福中,纤弱的布朗琪微笑着,跟着医生走出了妹妹的家,她的余生将在疯人院里度过。这是《欲望号街车》的最后一幕,也是布朗琪悲剧的最高点。布朗琪是美国戏剧作品中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有些评论者赞扬她的温柔和理想主义,而另一些则鄙夷她是个爱慕虚荣、不知廉耻的荡妇。布朗琪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优雅的淑女还是无耻的荡妇?本文将对布朗琪的分裂性人格进行剖析:为了填补心灵的空虚,摆脱孤独和恐惧,布朗琪不断追求肉体的满足,从而堕落为娼妓;而她又时时受到自己的良心和道德感的谴责,无法正视现实,不得不以沉溺于幻想来试图维持自己最后一点作为人的尊严。布朗琪代表了美国南方优雅的贵族文化,在与斯坦利代表的北方强悍的工业文化的冲突和对抗中,注定会一败涂地。然而柔弱的布朗琪作了勇敢的抗争,她悲剧性的凄美闪耀着永恒的理想和人性之光。
布朗琪在剧中的第一次露面是她刚到达妹妹斯黛拉家时:“她身着纯白的覆有绒毛的上衣和裙子,戴着珍珠项链和耳环,还有帽子和手套,看起来好像是要去参加一个在花园里举行的夏季茶会或是鸡尾酒会似的”( 威廉斯,1587)。她的一身打扮让人立刻想起美丽的贵族女子,但是与妹妹家所处的新奥尔良贫民区嘈杂肮脏、乱七八糟的环境格格不入。在剧的一开始,威廉斯就将南北方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冲突表现得如此明显,并为以后的悲剧高潮埋下了伏笔纤弱的布朗琪,身着白裙,站在那一片昏暗与污秽之中,显得那么突兀,又那么微弱,仿佛随时会被吞没。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布朗琪来到妹妹家时已经是一个堕落的女人。她的贵族家庭早已破败,唯一的庄园——美梦庄园也已失去了,自己穷困潦倒。布朗琪在一所学校教书期间,诱奸了一个未成年的学生,被学校开除。为生计她沦落为娼妓,又因实在是声名狼藉,最终被当地政府驱逐出境。无路可走之下,布朗琪来到新奥尔良,投靠同胞妹妹斯黛拉,希望有一个栖身之处,也希望能开始一种新生活。布朗琪的作为确实放荡,她的虚伪和虚荣也十分明显。她买不起名贵的礼服和珠宝首饰,便买些廉价但却很招摇的衣裙和玻璃的饰品;她急需一个栖身之处,但却对妹妹简朴的家嗤之以鼻;她看不起妹夫斯坦利,认为他没教养、粗俗不堪,却又不时与之调情。为了让齐娶自己为妻,布朗琪甚至把自己假装成一个纯洁无瑕、优雅高贵的女子,从来不知不检点的为为何物。而她一边扮演名媛闺秀,一边又用米齐听不懂的法语调戏他,问他愿不愿意跟自己上床。布朗琪给来收电话费的年轻小伙子一个极具挑逗性的亲吻,她堕落的一面暴露无遗。从这些方面来看,布朗琪的确是一个不知廉耻、又时时假扮高雅的虚伪荡妇。
然而,如果我们看进布朗琪的内心深处,去寻找她虚伪放荡的根源,我们看到的是一颗破碎的心和一个脆弱的、毫无安全感又茫然不知所措的女人。她像一只受伤的动物,时时处于恐惧之中,渴望关怀与保护。
布朗琪16 岁时嫁给了一个年轻英俊、富有才华的诗人亚伦。她爱自己的丈夫,爱得那样真诚而热烈,正如斯黛拉所描述的:“布朗琪不只是爱他而是崇拜他,甚至连他走过的地板都顶礼膜拜。她觉得他是如此完美,几乎不属于这俗世凡尘”(威廉斯 1630)。不幸的是,这样一位完美的年轻诗人却是一个令人作呕的同性恋者。布朗琪无意中发现了真相,极度的震惊伤心之下,她对自己无限钟爱的丈夫大喊:“我看到了!我明白了!你让我恶心!”(威廉斯1627)之后,亚伦开枪杀死了自己。亚伦的死如同阴霾一样笼罩了布朗琪余下的生命,她始终未能走出这片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