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西方古典文化导入

2015-10-04 01:16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探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西方古典文化导入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语言与文化二者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本文通过对(
摘要:语言与文化二者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本文通过对(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的分析研究,指出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西方古典文化的介绍。通过列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指出在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给学生讲授一些基本的西方古典文化知识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西方古典文化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一个国家的语言必然会反映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思维方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运用外语。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也日益增多。单纯掌握一门外语而不了解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不能有效地帮助人们跨越文化鸿沟,实现成功的交流。
  众所周知,大学英语是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一二年级的必修课,也是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实际上,除了那些有志于深造的学生能在以后的研究生学习中再次接受比较系统的英语教育外,大部分学生都将在大二之后,止步于英语课堂。因此,如何利用这有限的两年英语学习时间,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语言知识,传达尽可能多的西方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们难以忽略的重要课题。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有文化导入
  
  近年来,我国英语教育学者们对如何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正是迎合这种新形势和新要求的产物。这套教材沿袭了目前比较流行的每一单元设一主题的形式,既包含了成长、友谊、爱情、梦想、代沟等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人文主题,又有人权、环境、安全、教育、恐怖主义等为人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同时还揽括外星生命、智能汽车、克隆技术、虚拟世界等等最新的时尚话题。教材的目的在于以这些主题作为切入点,在其上覆以必要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形成一张网,以期学生们通过两年系统的学习,能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无庸置疑,这套教材的编者确实考虑了许多的相关因素,并力图尽可能多地在给学生提供语言知识的同时,更进一步加强他们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比如在教材的第一册第一单元,文中出现了“吃意大利细面条的艺术”这一情节,教师便可利用这一点作为契机,向学生讲解一些西餐礼仪,分析中西方餐饮礼仪方面的异同。第四册第四单元主题是多元化社会,正是给学生解释美国形成的历史、分析其社会构成的好机会,能让学生更多地理解在全球化趋势下,个人该如何面对和顺应潮流的问题。第三册第三单元的安全问题,可让学生了解美国的枪支管制政策和人们比较关注的校园枪击事件,引导他们对是否该拥有枪支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至于至今仍给美国、给整个世界带来巨大影响的911事件,编者们自然不会遗漏。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重温几年前发生的这一惨剧,从其原因、过程和造成的后果等多个角度对之进行探讨,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美国对恐怖主义的态度及其采取的对策。更不用说在教材的好几个单元,教师都有极好的机会向学生讲解西方的一些节日文化,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在这个越来越多中国年青人喜欢过洋节日的现代社会,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节日,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传承。
  上述所举的几个例子不过是沧海一粟,这也正说明了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只是关注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掌握。教育者们已经渐渐摒弃传统的单纯讲解单词、句型、语法的教学方法,而更多地转入对英语这门语言的应用型教学。英语作为一个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的特性得以展现。但是,几年来,笔者通过对这套教材的使用和研究,发现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那就是该教材过多关注现代题材,而对西方的古典文化传播不足。
上一篇:浅论非言语行为意义的翻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