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国教育的跨世纪工程。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
1. 对学生主体作用的认识学生的主体作用,简而言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的,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英语中有句谚语说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各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因此,要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落实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着力点。
2. 教学实践的途径与策略
2.1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英语堪称为时代信息的首要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会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们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影响、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简单的认知体,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疏导者和助学者。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走出来,把自身当作认识的对象。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