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英汉谚语互译(1)

2016-03-18 01:03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浅析英汉谚语互译(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谚语是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浓厚的民
摘要:谚语是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文化个性。如何有效地翻译谚语历来是翻译的难点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译品的成功与否,本文拟就英汉谚语互译的方法以及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些探讨。
  关键词:谚语;文化;翻译
  
  引言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外国文字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一种字义最不容易对付。”谚语是一种最富联想意义的语言现象,它是由一种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方式,其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故事等。
  
  一、谚语的内涵
  
  何谓谚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的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的是来自文学名著的警句妙语。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的经验、阐述做人的道理,因此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在语言形式上,英汉谚语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二、英汉谚语的特征
  
  (一)用词精炼、句式整齐
  经过长期的实践,谚语的用词十分讲究,单句间接凝练、言简意赅,双句大多采用对仗,结构整齐、对称。
  汉谚:1、滴水穿石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As distance tests a horse's strength.sotime reveals a person's heart.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英谚:1、Out of sight,out of mind.
  眼不见,心不烦。
  2、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音韵和谐、易于上口
  谚语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流传,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因此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
  汉谚:1、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Downy lips make thoughtless slips.
  2、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ets back on theroundabouts.
  英谚:1、Aeeidents will happen in the best-regu-lated families.
  家规再严,丑事难免。
  2、Empty vessels make the most noise.
  滴瓶不响,半瓶叮当。
  
  (三)比喻生动,寓意深刻
  谚语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包含着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汉谚: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As long as green hills remains,there'll never be a shortage of firewood,
  2、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Better bethe head 0fadogthanthetail of alion.
  英谚:1、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
  2、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petual feast.知足者常乐。
  
  三、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
  
  由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一内容的谚语,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因此谚语的翻译需灵活处理。一般来说,谚语的翻译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同义谚语借用法
  同义谚语借用法就是运用相同意思的谚语相互翻译的方法。虽然英语与汉语在语言习惯、民族特色、地方风情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是在某些谚语无论内容、形式都有相似之处,其中运用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也大致相同,且表达的意义也相同。对这些谚语采用同义谚语借用法,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汉谚:1、一次被火烧,二次避火苗。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
上一篇: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理论和方法初探(1) 下一篇:中式英语的特点与演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