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走向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

2016-08-10 01:02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走向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为了解决我国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普遍问
摘要:为了解决我国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普遍问题,笔者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进行了“生活化英语教学”实验。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努力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生活中的英语,在英语中学生活”,使教与学成为师生共同进行的“基于生活,开展教学;通过生活,巩固教学;为了生活,提升教学”的行动研究。最终使得学生能获取富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关键词:英语教学 生活化 理论 实践一、走向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的产生背景1.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甚至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弊端”(教育部,2003 年)。出现“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李岚清 1996 年 6 月 28 日,中南海外语教学座谈会)等明显问题;许多学生从小就开始学英语,学了十年八年,到头来还是似懂非懂,稀里糊涂。2. 英国学习考察的启示笔者于 2003 年和 2005 年两次在英国学习考察,无时无刻无地不在“接触”英语,有着颇多的亲身体验及收获。英国中学将学生的学术课程学习与职业课程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发展学生的关键技能”,“使学生能够参与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活动”。笔者还发现在英国街头巷尾、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路标、广告等英语词汇及表达,却在国内中学教科书中都很罕见、甚至没有见到。如:Access(捷径、通达)、Pedestrian Access Route(步行街)、Skeleton Staff(进行一项工作所需的最低数量的职员)、Buy 1 get 1 free(买一赠一)、10% discount available for all(全场商品打九折)、Special/great offers(大减价)、Free 5 years guarantee(免费保修五年)、2nd joint(并列第二)、Maximum usage time 20 minutes!!(最多使用20分钟!!)、Serving Spoon(公勺)等。可见国内英语资源的实用性及生活化程度偏低,许多学生学了多年英语却无法用英语做事,知识与能力无法同步发展也就不难理解了。3.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此,笔者尝试开展“走向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需要学生大量实践、运用、练习的课程,学生只有在真实生活语境及交际活动中,才可能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二、走向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的内涵特征走向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即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看作一个完整的人,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都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灵活处理教学材料,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努力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英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获取有活力的知识。三、走向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生活不直接等同于教育,但教育若是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 生活化教学的历史回顾在教育哲学史上,“教育即生活,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这一思想在 20 世纪上半叶就已产生。(1) 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2) 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要求学校课程应以现存的社会生活情境为主要内容,而不是由学科知识组成的文理科目。教育就是学生生活本身,学生的课堂生活就是学生的成长。学生具有的交际、探究、制作和艺术的兴趣和本能的自然展现,就是学生生活,就是学生的教育生活或课堂生活。(3)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4)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简单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2.生活化教学的当代思考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当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1)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关系的重建现代人拥有两个生长家园:生活世界是人直接感知和面对的、是人正经历着的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与人发生千丝万缕联系的、对人有价值和意义的世界。科学世界是人在生活世界的活动中衍生出来的特殊的理性视域,是人为了进一步把握生活世界各种现象间的关系,理解世界的本质,从而驾驭世界并运用理性逻辑过滤掉生活世界的偶然性和主观性,在抽象层面上描述的世界结构。对人的生命存在而言,生活世界是一个直观的世界,科学世界是一个抽象的世界,科学世界只是一个“营地”,生活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家”。(2) 直接经验(个体知识)与间接经验(人类知识)关系的重建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具有内在统一性:一方面,人在认识、探究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间接经验的支持,人的直接经验的获得内在地融合了间接经验。离开了间接经验,人的直接经验会变得非常狭窄。另一方面,间接经验是基于直接经验和为了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是无数直接经验整合的结果。只有当间接经验真正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的时候,它才具有教育价值,才能成为人的发展价值。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整合、充实、提升直接经验,使直接经验不断丰富、发展、升华,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3.生活化教学的学科要求(1) 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字里行间洋溢着生活的气息,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里都提到材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语言水平。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2) 学科教学法的要求。走向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与当今流行的任务型教学、语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过程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法理论是相吻合的。如任务型教学,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使学生在完成(模拟)真实生活的各种任务过程中习得语言。而情景教学法之所以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是因为它能创造接近生活现实的语言情景。(3) 《英语考纲》的要求《考试大纲》要求考试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高考英语命题近些年基本上保持了稳定的命题思路和风格,内容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知识覆盖面更广,更加注重对考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从听力、语法、词汇、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改错或翻译,到书面表达,无论哪一部分的试题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很强的时代感。四、走向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加强英语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教学和教学内容、语言、氛围、目的、活动方式及评价等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所喜爱的生活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让英语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的生活世界充满英语。1.基于生活,开展教学(1) 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生活化,即把生活中的情景搬进课堂,采取“任务型”教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用英语做事,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要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下面就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个具体案例:教学案例:1教学目的:运用所学语言讨论日常生活经常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重点训练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适合级别:中学英语 6-7 级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向学生描述几种生活中令不愉快的事情,如从背后拍肩膀、不允许翻阅别人的东西、随地吐痰、不敲门进别人的房间等;(2)让学生自己说出几种类似的事情;(3)让学生说说遇到这些情况时如何处理。(2) 把学生分组,6 人一组,各组推举一名组长。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生活中各自最反感的事情,并简要说明为什么这些事情令人反感。组长负责把那些提及次数较多的事情记录下来。(3) 全班一起活动。各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各组提及的情况。(4) 把黑板上列出的情况分配给各个小组,每个小组 2-3 种情况。要求各组讨论现实中遇到这些情况如何处理。比如,某个人喜欢不经允许翻阅别人的东西,我们如何在不伤害他的情况下让他意识到问题并逐渐改正。(5) 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做一份简单的单页报告(leaflet),比如:What if someone pats you on the shoulder from behind? ● Tell him you don't like this.● Tell him you are frightened when he does so.● Ask him how he would feel if other people do the same to him.What if someone enters your room without knocking at the door?● Explain why you think he should knock before coming in.● Always lock your door from inside.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上一篇: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尝到学英语的乐趣(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