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关怀(2)

2016-12-06 01:02
导读:(二)个体主观的认知偏差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进入大学前,英语一直是主课,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英语似乎没有专业课来得重要。在“60分万岁”的驱使下

  (二)个体主观的认知偏差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进入大学前,英语一直是主课,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英语似乎没有专业课来得重要。在“60分万岁”的驱使下,学习态度远不如前,自然无法积极配合教师,更不会主动与教师沟通。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对学生关心不够。这里的关心指的是教师对与学生互动情况的反馈,以及帮助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热爱。用覃建巧的话来说,我们应从“以知识和技能为中心”转向“以受训者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可是有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种对学生深层次的教育。此外,课后缺乏有效监管,下课铃响,学生和老师都各奔东西。走班制对教师来说有了更大的弹性时间,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即教师下课走人,很少与学生联络感情。那么,我们说的在更深层次上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教导学生就更是无从说起了。
  三、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当前,我们在学校中所感受到的一些人文关怀,仅仅是外在表现为人文知识层面,而未能内在转化为人文精神。由此,加强英语教学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把对人的关心、爱护、尊重真正抵及人之内心深处,把人文知识内化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
 (一)改变观念,以人为本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改变传统观念。学生应激发自己感受语言中的人文精神,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满足基本教学要求后,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调节学习进度和内容。可鼓励学有余力者进行超额阅读,甚至以作文的方式与老师交流学习心得。
  另外,可适当增设一些英语专业领域中的相关课程,如英美文学欣赏、英美文化概况等文化教育类的课程,从其他方面补充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文化背景知识。比如能用三个学期的时间有选择地上完四册《大学英语》,再在第四个学期开设文化教育类课程,供学生选修,这样也能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中国大学排名
  再者,也要为学生在课后和老师交流创造机会,开设办公时间(office hour),让学生不管是有学习上的问题,还是生活心理上的问题,都能和老师进行交流探讨。
  (二)善用环境,烘托氛围
  相比中学校园在升学压力下学习气氛较为压抑紧张,大学校园的氛围相对轻松民主,校园的大环境以及学术氛围往往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学校每年举行英语演讲、朗诵等比赛,都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英语能力。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关怀实施的困难
  教育界对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已经达成共识,但许多建议美则美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困难重重,这和大学英语自身特点有密切关系。笔者拟从教育体制和教师自身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育体制制约
  我国高校从2000年起开始持续扩招,与此同时,师资力量却没能同步跟上,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公共课大班教学普遍化。而事实上语言教学理想的班型应为20人左右,至多不要超过30人。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秩序,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深入细致地研究针对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案,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另外,中国学生长期被

上一篇:浅谈藏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英语阅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