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听力理解作为基本语言技能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仍是目前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训练方法,多方面、全方位的加强训练,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训练方法
一、引言
作为一项接收性技能,“听”被列为传统的语言四大技能听、说、读、写的首位。无论是从历时的角度还是即时的角度讲,语言首先是以语音信息的形式存在或以该形式为主进行传播的。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W.里弗斯和M.坦波尔的统计,“听”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所占比例为45%,超过说、读、写。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是从听入手,这一点充分体现在我们习得母语的过程中。听力是如此重要,但大部分学生的听力水平却不尽人意,那么,如何在非英语环境下提高听力水平呢?
二、概述
听力理解是一种接受性技能,也是一个复杂、积极、多层次的思维过程。它在语言交际中占重要地位。同时,听力理解是诸多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涉及到语音、语调、词汇、句型、句法、语言和非语言等多方面的知识。听懂听力材料并非完全依靠语言信息,还需同时借助背景知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因此,在扩大所学专业的各种知识外,还必须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习惯、风俗等,掌握必要的背景知识。
三、提高学生听力技能的建议
1.听前做好心理准备
个人心理素质给学习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听力材料或信息在未知的情况下产生的焦虑和紧张,此时,听者的听力水平较平时大打折扣;二是对所听内容茫然不知或漠不关心而产生的非参与感。这两种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习者听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训练,用轻松活泼的方式吸引学生,锻炼其适应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从而克服胆怯心理,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心理优势。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