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
2017-08-04 06:54
导读: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需具备“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这四个要素,可以构建与建构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需具备“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这四个要素,可以构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相适应的英语教学模式。
首先,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情境”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追求教与学的优化合作,并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在构建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情境的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完成知识传授任务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作为学习者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在英语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多种情境,或有问题使人困惑,或有刺激令人兴奋,或有场景引人人胜,或有悬念引人深思。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所具有的文字处理、图像、声音,自动控制、存储记忆等功能和影视画面、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结合起来即可创设多种适用的真实情境,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传达教学信息,达到教学目的。如学习有关美军士兵在伊拉克虐待伊囚徒的文章时,笔者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插入了有关伊拉克战争、士兵虐囚、伊拉克难民逃亡图片,给学生播放,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又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联想思维,进而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协作”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它要求学习者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讨论和交流,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协作精神,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进行协商和辩论。如在讲解美军士兵在伊拉克虐待伊囚徒的文章时,笔者注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主动构建意识,提出问题:伊拉克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学生引用当时美国国防部长的话说:“伊拉克违反联合国规定,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的说:“是美国的霸权主义使然。”有的则说:“是萨达姆的独裁统治导致伊民众的反抗,联合国要维护世界和平。”……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学习者从他人的回答中汲取了更多的认知建构,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协作”学习有利于学习者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多媒体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体现其创新精神,使其有更多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让学习者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