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视学习者为认知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本文论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思想,从建构主义理论l出发思考了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探索了与建构主义理论相适应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建构主义 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一、建构主义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也称结构主义,源于有关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通过研究儿童的认知规律,提出了完整的同化——顺化学说。所谓同化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改变。所谓顺化指同化对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无能为力”时引起个体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个体通过保持同化与顺化的动态平衡,即“外物同化于认知结构”与“认知结构顺化于外物”这两个对立统一的过程,使个体处于一种“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衡”的认知状态的动态循环中,从而使个体的认知结构与内容不断丰富发展起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去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原有知识经验与所要建构的知识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有自己已形成的对社会各种各样的认识,有自己的知觉经验,有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新旧经验相互冲突不断产生问题,学习者要解决问题,就要进行思考分析,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作出合理的推论,形成自己的假设和方案,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子。由于这种认知矛盾是学习者内部产生的,问题是自己提出的,所以,学习者更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因此,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不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与此同时,在教学模式上,教师要设计整体性的、有弹性的任务或问题,帮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二、以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看传统英语教学
传统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过分重视语法、词汇、文章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没有把学生放在英语教学过程的主体位置,没有把英语学习是在情景中灵活具体地应用充分体现出来,教学基本是教师单方面输出、学习者被动接受形式。具体表现,一是虽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自然而然地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接受新知识,但对学过的知识和取得的经验没有很好地调动。二是忽视了学习者探索心理的需要。好奇是学习者天生的内在需要,但教师只是让学习者接受现成的知识,而几乎不考虑学习者对知识是怎样形成过程的学习,更谈不上考虑学习者在,’习过程中对产生的疑问进行探究。三是很少考虑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运用学习策略,而且还要调控自己的感情。传统教学只注重学习结果,很少考虑学习者获得知识的途径,是死记硬背获得的。有的教师不管学习者对学科是否感兴趣,只是一厢情愿地强迫接受。久之,学习者就自然生成逆反心理,随着这种心理意识的增强,学习者会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放弃学习。四是不注重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传统英语教学,是在“独立思考”的倡导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几乎是独立进行的。每个学习者在自己的学习空间内进行着各自的信息加工。这虽然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思维能力,但却忽视了由于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进而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对知识的完整深刻的理解。五是忽视了英语学习的应用目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几乎是片面发展的,重读写,轻听说。发展听说是为了更好地读写,不注重听说的准确性,其实违背了语言首先是口头语言的第一属性,从而降低了内容理解的效度,最终影响正确构建知识结构,使正常的语言交流增加了难度。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习者在国内学了几年英语,到了国外仍然是“聋子”、“哑吧”的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