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思维(1)(2)
2017-08-06 02:37
导读:1.在待人接物上,中西方有不同的好客表示方式和礼貌表现方式,特别是在宴请客人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所以中国人特别讲究饮食,请客吃饭
1.在待人接物上,中西方有不同的好客表示方式和礼貌表现方式,特别是在宴请客人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所以中国人特别讲究饮食,请客吃饭也是重在饭菜本身:满桌丰盛,山珍海味。在中国,主人的盛情与否体现在菜的数量,价格,营养度和烹饪的技艺上。数量多,价格贵,营养价值高,烹饪精致,则表明主人非常好客,反之不然。席间,主人频频劝酒,为客人夹菜以示礼貌客气。而客人为了表示礼貌,怕麻烦主人,不断谦让。另外,当朋友在餐馆吃饭,最后买单时,如果没有特别的邀请方,那么为了表示礼貌和客气,还有面子,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抢着付账。
而在西方国家里,请客吃饭重在交际本身,宴请形式虽然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形式却多样化,自由化。这种简单的宴请方式可能跟分餐制有关。而且他们崇尚节约,讨厌饭桌上的浪费,所以点菜也以量够为原则。主人大多以平等待人、尊重客人的意愿为原则,对待客人没有像中国人那样尊卑鲜明。在宴请时,主人不会为客人夹菜,而是让客人自行选择,建议他们“Help yourself”、“Have a try”或“Make yourself at home.”。在接受劝酒或劝菜时,礼貌的做法是直接表示愿意或不愿意,而不会再三推辞,主人也不会勉强。朋友一起外出吃饭时,最后大家要么各自付账go Dutch,要么平摊 split the bill。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谈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措施
日本和新加坡的英语教育模式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