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英语学习自主性的培养(1)
2017-08-08 05:17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小议英语学习自主性的培养(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应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学生是学习的主人,They are learning English not from teachers but with teachers.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使其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提高学习效率。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及意义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启动,这次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换换教材,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他们有独立与创造的愿望,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趋上升。但在外语学习方面,虽然有了三年初中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但由于缺乏外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很多学生还停留在跟在老师后面跑,外语学习的广阔天地还未真正对他们展开,他们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此较简单的重复。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开展学法指导已必不可少。英语中有句谚语说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实施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具有以下意义:
1. 不断探索外语教学的新规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争取外语教学质量有所突破。
2. 加强外语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全面提高外语素质,加强学生外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为学生今后外语更高一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3. 通过外语的主动学习,加强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自主学习的含义及特征
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自主学习方式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 自主性。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而且是自主学习的探索者,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英语知识,体会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是英语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
2. 民主性。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学生的个性可得到充分的发展。
3. 过程性。“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4. 差异性。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开展“自主学习”教学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5. 创新性。“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具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师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勤于探究;既能求同,更能求异,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做好准备。
1.教师
1)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长期以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常常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明显的主体行为),学生的任务是学(似乎带有某种被动性质)。所以,教师们往往热衷于"满堂灌",采取"填鸭式",搞"一言堂",形成了一个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模式。在这以教师为中心,课文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支配下,教师研究的是教法,而忽略了学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