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语课程标准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2)
2017-08-08 06:38
导读:三、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给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带来更大的挑战新英语课程标准使英语教学理念、观念、模式、方式、对象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
三、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给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带来更大的挑战新英语课程标准使英语教学理念、观念、模式、方式、对象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生关系在发生变化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6]那种单一的、教师权威的至高无上的空间相对变小,而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相对扩大。因此,这种权威空间的缩小和学习空间的扩大使得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
(二)英语教学目标在发生变化[7]新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英语教学目标为:将语言构成规则和语言使用规则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由于新课标对英语能力作了明确的要求,而高等师范院校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的变化,使英语专业师范生具备相应的自学、教学、交际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三)英语教学对象在发生变化
2001年以前,我国绝大部分英语初学者是初中生。2001年以后,英语初学者由11~12岁左右的初一学生向年仅7~8岁的小学三年级学生转化。这些学生从年龄性格特征来看,具有记忆力强,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活泼、外向、好动等特点。这批学生从2004年开始进入初中一年级学习,2007年将进入高中阶段学习,2010年左右将进入各类大学学习。为此,作为培养中小学英语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如何超前地搞好2001年小学开设英语后的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如何调整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结构,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做好各种衔接工作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
(四)中小学英语教学、科研并重的理念在发生变化[8-9]21世纪基础教育要求中小学英语教师既是英语教学的专家,又是研究英语教学的专家。而作为英语师资培养培训的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如何调整英语课程设置,培养现代型的英语教师,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和实验。
四、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一)优化教学环境,加强校际英语专业教学的交流与合作
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成立全国范围内的师范院校英语教学协作机构。组织和协调各地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不同层面的英语教学课程设置标准、教材建设,以及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加强英语教学管理、各校信息网络的沟通、师资的培养培训等工作。
(二)加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体化建设[2](76-77)1.做好各项衔接工作,包括:大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衔接;中小学英语教材与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一年级教材的衔接;英语专业四级、八级和本科毕业考试、教育硕士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衔接;英语教学实习、见习与毕业
就业的有机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的衔接;学历补偿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
2.做好各级英语教材的建设工作,全面提高英语专业一年级教材的起点。打破英语教育理论教材与英语教学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正确处理好教材中的相关学科知识与英语知识技能、基础英语教材与英语教育理论教材的关系。解决教材的思想性、趣味性与知识性、技能性不协调的矛盾。
3.做好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信息化网络的流通工作,包括:英语教学经验交流,英语教学资源共享,英语教学信息的流通,英语会考、联考、统考以及英语教学研究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