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学外语教学认知与交际结合法的探索(1)

2017-08-09 01:31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中学外语教学认知与交际结合法的探索(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统治着中学外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统治着中学外语(本文主要指英语)教学领域。它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 能力、重读写轻听说,培养的多是“聋哑外语”人才。六十年代初听说法开始传入我国,至八十年代初,它已 在我国全面推广。听说法一反语法翻译法的套路,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为特征,旨在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 。它的引进和推广掀起了外语教学改革的热潮,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学外语教学的落后状况。但由于大多数 中学成班率高、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备缺乏,这种教学法在实践推广中困难重重。八十年代,当今国外 影响最大的交际法被引进我国并产生广泛的影响。于是,中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又朝前推进了一步。
勿庸置疑,近年来,中学外语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在不少难尽人意之处,语法翻译法继续盘 据着中学外语教学大部分地盘。交际法甚至连说法都未能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具体来说,听说法和交际法的 使用存在着“五多五少”的现象:
1、城市中学用得多,农村中学用得少。城市中学师资水平高、 教学设备好、教改信息灵、参考资料多, 这为城市中学外语教改提供了优越条件。农村中学则不具备这些优势,只得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
2、高水平教师用得多,一般教师用得少。 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本身就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外语 交际能力及较强的听说读写演唱画的基本功。我们发现,凡是用交际法或听说法的教师,水平都较高,反之, 水平则较低。
3、表演课用得多,平常课用得少。 听说法特别是交际法引入我国后,颇受青睐,大家争相学习。于是各 种示范课、评比课、汇报课等具有表演性质的课,几乎都是采用交际法或听说法进行。而平时的课堂上较少看 到它们的出现。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4、文章中讲得多,实践中用得少。 在外语改革浪潮中人们纷纷拿起笔杆批判语法翻译法,亮出交际法或 听说法的旗帜。但文章与实践并未真正统一。
5、实验班用得多,推广的用得少。从报道看,所有交际法、 听说法实验班都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可就是 推广不开。殊不知外语教学是系统工程,实验中如果我们忽视了其它相关因素,其结果就难以推广。
以上“五多”情况容易掩盖当前外语教改中的真实面目,“五少”情况则容易为我们所忽视。即使是听说 法,也早就受到了抨击和挑战,而交际法也正在完善自己。
中学外课课堂教学如何走出困境?现实呼唤着外语教学和教研人员引进世界先进语言教学理论,紧密结合 自己的实践,探索出一种普遍适用的外语教学路子,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高投入、低产出”现象,提高教学 效益,并使中学外语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
研究把认知法和交际法相结合进行中学外语教学,是我们的一种尝试。
二、认知法和交际法的特点
哲学原理讲,认知法与交际法本属两个对立的学派,一个是理性主义,一个是实证主义。为了研究它们 的结合,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其基本观点和特点。
1、关于认知法(Cognit iv e ap pr oa ch) 认知法,也叫认知一符号法,由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 学家卡鲁尔·J B Ca rr ol)首先提出,它是在关于在外语教学中发挥学生智力作用重视对语言规则的理解, 着眼于培养实际而又全面地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或学习理论。有人认为它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 响最先进的教学法—第三代外语教学法。卡鲁尔认为第二语言是知识的体系,外语学习主要是通过所学外语的 语言、词汇、语法的分析,理解和掌握语言结构而运用语言的能力将会随着语言在有意义的情景中的使用而得 到发展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 oa m Ch om gk y)积极倡导认知法。 他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 系。人类学习语言决不是单纯模仿、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活用过程。人类,即使是幼儿学习语言最主要的 不是模仿,而是掌握规则,主要是语法规则。……如果不能在有限的规则内产生和理解无限的句子,那是永远 不能学会语言的。”
上一篇:中小学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1) 下一篇:交谈交互作用交往模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