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综论(1)
2017-08-09 02:34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综论(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自从17世纪初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倡导按学生程度编班,
摘要:自从17世纪初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倡导按学生程度编班,设立年级制度以来,课堂教学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课堂教学本身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英语学习和英语课堂教学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使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加快步伐,探讨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拟就中小学为什么开设英语课程、为什么进行课堂教学(Why),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什么(What)和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怎样教(How)等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活动;改革
Abstract:As a teaching method,classroom teaching has done a greatdeed for education and has greatly been improved since it was proposed in early 1900s by Comenius,a Czech educationalist.But now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education,technology,science,society as well as everything in the world.Consequently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en fostered and has to accelerate for the higher efficiency and qualit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al with why the English course is undertaken in schoolrooms,what ought to be done for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nd how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re carried on.
Key words:English;classroom teaching;teaching activities;reform
英语是中小学的主要学科之一,这个学科教学的好坏可以用作衡量办学成败不可缺少的证据。如何搞好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将它提高到新的水平?现在,让我们共同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一、中小学为什么要开英语课,为什么要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频度与速度大大加快,在瞬间发生又能在瞬间完成,语言的交际功能和它的社会性也随之而迅速提高。于是,给外语教学提出新的任务:起始早、人数多、效率好、质量高。
根据Chomsky的LAD(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语言习得机制)理论:“儿童有天赋的学习语言的才能。”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一般是6至13岁,超出这个年龄段,学生对外语的新异感逐渐淡化,学习语言的可塑性也大大降低,语言技能习得的困难大增。因此,外语教学要起始早。
教育部已经作出决定,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全国许多地方已经实行,有些地方正在创造条件实行,有不少城市已提前实行——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甚至幼儿园也教点英语。这样一来比过去大学新生从字母开始提前了整整10年,达到了起始早的目的。
我们的教育是金字塔结构,年级越低,人数越多。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初中两个阶段学生虽有流失,但人数基本保持一致。在小学、初中开设英语就是让适龄的少年儿童都有机会学习英语,达到人数多的目的,起普遍撒网的作用,给高一级学校提供重点摸鱼的机会,便于挑选人才,利于加强培养,同时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也很有好处。
好奇、好表现、善模仿是少年儿童学习外语三大优势。它们既是心理特征,集中表现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内在兴趣,又是良好的生理条件,为通过自然途径习得语言技能提供保证。有原始的内在兴趣和自身的生理因素,外加学校、家庭的正确教育及社会的正面影响内在动机和外来动机相结合,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便得到强烈的激发,只要教师教学得法,遵循英语教学规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目前,各种教学媒体不断更新,从上世纪中叶的手摇留声机、电唱机发展到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VCD、复读机等等,大有推“枯”拉“朽”压倒课堂教学之势。然而,作为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仍是今天一种用之有效的重要方式。它让学生形成一个集体,在老师的带领下创造浓厚的学习外语环境和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互相学习,互有竞争,耳濡目染,口说手写,通过有利途径习得语言技能。同时,老师可以按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智力及知识水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传授,帮助学生在语言技能流利的前提下,做到语言表达逐渐正确、得体,达到培养语言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