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焦虑及其解决策略研究(1)
2017-08-22 04:20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焦虑及其解决策略研究(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语言焦虑是妨碍英语学习的最大不利因素,因此,英语教
摘 要:语言焦虑是妨碍英语学习的最大不利因素,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掌握学生语言焦虑产生的原因,并探索出避免、减轻和消除学生焦虑情绪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焦虑;策略
英语学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受英语本身语言特点的影响,还受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影响英语学习的其它因素,从总体上讲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因素主要指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主观因素包括语言天赋、认知能力等智力因素和年龄特点、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单就情感因素而言,其中的焦虑情绪是影响英语学习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由于焦虑程度的等级很难界定,因此,关于焦虑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这一问题,教育界一直都有争议。有些人认为,轻微的焦虑对语言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人则认为焦虑对英语学习有着极大的妨碍和抑制作用。对这个问题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说明:语言焦虑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所特有的复杂而且难以把握的心理现象,是学生因为要运用目的语而产生的害怕心理,是影响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处理不好这个问题,很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因此,要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有效地学习英语,教师首先要搞清与焦虑相关的一些问题以及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焦虑产生的原因,然后,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因势利导,及时有效地减轻、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整体优化英语教学的目的。本文拟从焦虑、学生语言焦虑产生的原因、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以及教师降低学生焦虑程度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关于焦虑
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一般认为焦虑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强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二十世纪后半叶,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国外对焦虑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Ellis把焦虑分成气质型焦虑、一次型焦虑和情景型焦虑。也有人根据焦虑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把它分成促进型焦虑和妨碍型焦虑。能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挑战新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更积极、更努力地学习的焦虑为促进型,反之,给学生带来紧张、不安、忧虑、不自信等不良心理体验,导致学生逃避学习任务的焦虑则为妨碍型。尽管焦虑对学习有积极作用的一面,但更多的时候,它带给学生的却是更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焦虑更是有害无益。学生会因为焦虑而产生紧张心理,因此造成较差的课堂表现,而较差的课堂表现又会在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如:学生本人的自责和其他同学的负评价等,这些因素必然会分散、消耗学生本来可以用于记忆或思考学习内容的精力,使学生无法马上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结果,使英语学习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语言焦虑产生的原因
学生语言焦虑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
1、学生本人性格怯懦、缺乏自信心和冒险精神。这样的学生表现出来的焦虑从理论上讲属于气质型焦虑,是一种比较持久的焦虑倾向。受这种焦虑影响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经常表现为:听课时不爱抬头,避免与老师的目光接触,回答问题时心跳加快、声音很小,给人一种麻木、“冻僵”的感觉,甚至还会出现手心出汗、语音变调、说不出话、牙齿打颤的现象。
2、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还没有进行足够的操练就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时,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这种在某一特定时刻产生的焦虑属于一次型焦虑,具体表现为:语言表达不流畅、结巴,有时还会夹杂一些口头语,如“这个”、“那个”、“不是”、“不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