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法 1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例采取自身取髂骨植骨,6例采取同种异体骨植骨并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根据骨折类型及手术固定情况,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骨折均能达到功能复位,随访达到8~13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个月。无骨感染及关节僵硬。结论 半环槽式外固定架结合植骨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稳固的固定,不影响软组织的外科处理,骨折局部血供破坏少恢复快,关节功能恢复早。有效的防止了骨折再移位及膝关节力线的改变,避免了术后胫骨平台发生二期塌陷,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植骨 半环槽外固定架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常遗留骨折不愈合、创作伤性关节炎及膝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1],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间收治1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半环槽外固定架加自身取髂骨植骨及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0±3.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例,坠落伤12例,压砸伤4例。按照Schatzker分型,Ⅳ型3例,Ⅴ型7例,Ⅵ型8例。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3例,均为Ⅱ度损伤。合并伤:半月板损伤4例,交叉韧带损伤3例,内侧副韧带损伤2例,外侧副韧带损伤1例,均无血管损伤,入院时间均为伤后1~8个小时,所有病例入院后均常规行X线和CT检查,以确定骨折损伤程度和需要固定的主要骨折块部位。对局部软组织肿胀明显的患者采用跟骨骨牵引勃朗氏架抬高患肢,并配合消肿药减轻水肿,待局部软组织条件好转肿胀消退,皮肤出现皱纹后再予手术。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1.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患者取平卧位,患侧大腿上止血带,膝部垫高,常规皮肤消毒铺巾,采用膝前外侧切口或内侧小切口,有限暴露胫骨,从半月板下方暴露外侧关节面,直视下检查关节面塌陷情况,通过在塌陷平台下方3cm骨皮质处开一骨窗或通过骨折本身的裂缝用小骨刀撬起塌陷的关节面骨折块,使关节面平整,临时用几枚克氏针固定关节面,用点状复位钳牵引复位,配合螺钉克氏针做有限内固定,骨缺损部位取自身髂骨和同种异体骨植骨,恢复平台高度。经C臂透视复位满意后,置半环槽与平台部,克氏针于平台下方1cm交叉通过半环槽针道,术中应避开主要血管和神经组织,对严重粉碎骨折不强求解剖对位,只要维持长度、纠正成角或旋转畸型、对线良好达功能复位即可。严重性开放骨折先行清创,清除严重污染及失活组织,再行外固定。周振宇等[2]认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切除半月板对于平台软骨面不利,应尽量避免切除半月板。对术中发现的半月板损伤,均用3-0可吸收线修补。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用经胫骨前内侧克氏针钻孔后用细钢丝固定,对胫骨结节撕脱骨折用1~2校拉力螺钉固定。
1.3 术后处理及功能锻炼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及时更换敷料检查伤口。加强针道护理,针道暴露处每日用75%乙醇滴针道3~4次,及时取出针道口的干痂。发现针道红肿渗出时及时做细菌培养药敏实验。每周检查钢针固定夹松紧度,让所有患者术后第一天起即开始行膝关节功能练习以预防关节粘连,并根据固定牢固程度来调整练习的幅度和频率。要求患肢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背伸跖屈功能锻炼来预防其萎缩。术后两周拆线,术后四周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3个月后患肢逐渐负重。定期复查X线片,骨折临床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