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气管切开患者意外情况的观察及护理

2013-12-06 01:06
导读:药学论文毕业论文,论气管切开患者意外情况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及护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近6年来行气管切开156余例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并从护理角度提出保持体位、调节室内温度和空气湿度、防止气管套管脱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清洁内管等几项防止意外的有效措施。结果 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气管切开后的常规护理,而且要了解掌握气管切开患者的意外情况及处理,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意外;处理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患者依赖气管套管呼吸,如发生意外处理不当,可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气管切开术的常规护理,而且应了解和妥善处理气管切开的意外情况。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气管切开患者156例,其中发生出血1例,皮下气肿1例,对其采取有效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1 气管切开的并发症
  
  1.1 出血 若术中止血彻底,一般出血不多,如气管切口过长过底或患者有其他出血性疾患,可有严重出血。
  1.2 气管切开后的呼吸骤停 由于气管切开后,突然氧气吸入增多,相对二氧化碳骤减,缺乏足够量的二氧化碳刺激呼吸中枢,而导致中枢性呼吸骤停。
  1.3 皮下气肿 由于术中切口过大,气管切口大而套管细,或皮肤缝合过紧,大量气体逸出挤入皮下。
  1.4 纵膈气肿或气胸 为气管切开的严重并发症,可同时发生。
  1.5 创口感染 可引起大出血以及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1.6 气管切开后呼吸仍不通畅。
  1.7 脱管 为严重并发症,可造成窒息死亡。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 气管切开的意外情况及其护理对策
  
  2.1 一般护理对策
  2.1.1 专人护理 气管切开后,套管通畅与否为治疗的关键。成人一旦切开气管后,因表达能力差不能及时反应病情。小儿若无人照顾,可能由于分泌物或被服将套管堵住,仍有窒息的危险。所以要观察病情变化,床旁备好吸引器、血管钳、氧气、拉钩、光源等急救用品,如有意外应积极处理及抢救,故应有专人护理。
  2.1.2 体位 术后取平卧位,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亦可取半坐位。颈下不要垫枕,使颈部舒展,以利于呼吸和咳嗽。手术当日不宜过多变换体位,以防套管脱出。
  2.1.3 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室温保持在22℃左右,相对湿度在80%~90%[1]。气候干燥时室内应多洒水,冬季湿度不足时,室内可使用雾化器,以增加湿度。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在气管套管口处,可用两层无菌湿纱布覆盖,增加吸入空气的湿度保持气管内湿润。对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及切口污染相当严重的患者,长期用纱布覆盖易造成无氧环境,从而利于厌氧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应对切口采取氧气疗法,使切口环境改变,从而抑制厌氧菌的生长[2]。
  2.1.4 气管切开术后由于空气未经鼻腔黏膜湿化过滤而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由此造成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结痂不易吸出而影响通气效果,加之气管切开术后气道自身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粘结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同时还容易导致细菌侵入增加下呼吸道感染机会,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3]。因此病室应加强通风,气管内滴入适宜的抗生素溶液及湿化液,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气道湿化和温化。气管切开患者每天从呼吸道排水量约1 000 ml,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体失去鼻部过滤、湿化、调温作用,吸入未经湿化的氧气,使分泌物黏稠,痰不易咳出,易造成堵管。方法:①直接灌洗方法:用注射器吸5 ml生理盐水,在患者呼气末快速注入气道,以达到冲洗的目的;②气道滴入湿化液:每1~2 h1次,每次滴入量3~5 ml,应在呼气末转吸气时沿气管内壁缓慢匀速滴入,避免在患者咳嗽时滴药,以免药液的浪费,滴入药液量、间隔时间药根据痰液黏稠度而定[4];③雾化:常规每4 h一次,用药可用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氨茶碱等。气道湿化温度应达到32~35℃,且
上一篇: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护理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