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目的 探讨牛膝脱皮甾酮(achyranthes bidentata ecdysterone,ABE)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用8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5 组: 假手术组、去卵巢组、低剂量牛膝脱皮甾酮处理组ABEⅠ、中剂量牛膝脱皮甾酮处理组ABEⅡ、高剂量牛膝脱皮甾酮处理组ABEⅢ,以及α睤3处理组,药物灌胃,治疗3 个月后处死大鼠,进行相关的检测。结果 高剂量与中剂量ABE能够明显改善去卵巢后大鼠的骨密度与各项生物力学及骨形态计量学指标,低剂量处理组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 牛膝脱皮甾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具有防治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
关键词: 牛膝脱皮甾酮;骨质疏松;骨密度;骨生物力学;骨形态学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其患病率为30% ~50%。骨质疏松症具有骨显微结构的退化(骨小梁变细、断裂、小梁孔隙增大等)及骨强度降低,遇轻微创伤便易发生骨折[1]。妇女在绝经前后最常发生的是桡骨远端骨折及椎体压缩骨折。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防治目的是减轻痛苦,预防发生骨折,提高老年妇女生活质量。
怀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为“四大怀药”之一。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之功,主要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之症。历代文献明确为治疗“骨痹”、“骨痿”的方剂共21个,涉及药物77种,其中牛膝出现11次。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工作中运用中药血清学、反义核酸封闭、cDNA 芯片等多种技术发现牛膝脱皮甾酮(ABE)能够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其分子机制与PKA介导的通路有关 [2-4]。本研究拟通过去卵巢大鼠的动物模型,观察牛膝脱皮甾酮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以进一步阐明中药牛膝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为牛膝脱皮甾酮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