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上颌中切牙内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2014-07-04 01:00
导读:药学论文毕业论文,谈上颌中切牙内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目的:对上颌中切牙内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法进行
摘要:目的:对上颌中切牙内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以右上中切牙为例,首先使用ATOS Ⅱ光学测量仪进行预备体表面数据采集;其次对所采集到的三角片数据进行处理,自动识别出颈缘线,重构预备体表面的曲面;然后利用生成的曲面分别针对无颈环内冠和半颈环内冠两种情况设计出所需内冠;最终利用3轴精雕机床进行数控铣削编程加工。结果:制作出的两种内冠均能够与预备体紧密贴合,整体设计精度均符合临床要求。结论:所选方法可行,具有临床实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口腔修复;切牙;内冠;计算辅助设计与制造

  20世纪后期,CAD/CAM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中的应用使得口腔修复技术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我国口腔医学计算机的应用与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相对较晚,而且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近几年在口腔修复CAD/CAM方面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如高勃等[1]利用UG和二次开发软件研究了全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吕培军等[2]初步实现了冠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韩景芸等[3]研究了金属全冠的CAM工艺,张翔等[4]研究了烤瓷冠基底冠模型重构方法,戴宁等[5]研究了基于DFFD的牙齿修复冠约束设计方法;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和软、硬件水平方面与国外差距比较大。目前国内报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磨牙全冠的制作上,尚无关于制作上颌中切牙内冠的研究报道。采用CAD/CAM技术制作上颌中切牙内冠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完成上颌中切牙内冠的设计,与传统方法相比克服了纯手工雕塑蜡模的不稳定、不精确的问题,用数控铣削加工代替了铸造方法,可以避免铸造工艺固有的材料收缩和表面需要再次抛光的问题,具有效率高、精度高、加工方便的特点,有效地保证了修复体的质量。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111 标本 选择上颌中切牙修复病例,常规方法备牙、取模、灌注石膏模型。
  112 硬件组成 德国ATOS Ⅱ光学测量仪。该测量仪具有1个激光发生器、2个CCD摄像头、1副移动旋转支架和1个回转工作台。主要参数:相机分辨率为1280×1024像素,7s最多可测定130万个点,照片精度为±002mm。测量采用投影光栅的原理,投射一束光线到被测物体上,CCD摄像头通过捕捉物体表面反射光角度的变化,计算物体表面三维坐标。通过旋转将物体表面所有信息采集完全后,自动完成各次扫描数据的拼合。微型计算机一台(基本配置:CPU P 26 G,内存256 M,硬盘80 G,显卡GeForce2 MX400 64 M);北京精雕 (JDSign60)三轴高速数控铣削加工中心;试切材料为有机玻璃。
  113 软件组成 操作系统Windows XP; Geomagic 80、UG NX、三维口腔修复CAD软件原形系统(自行研制)。
  12 设计流程
  121 预备体表面数据获取与处理 利用德国ATOS Ⅱ光学测量仪对预备体石膏模型进行测量。测量时,将石膏模型固定在专用工作台上,并在工作台上按照测量的需要粘贴分布均匀的参考点。一次扫描完成后,工作台自动按照固定方向旋转固定角度。每次旋转必须确保当前状态与前一次共享3个以上的参考点,以保证各次扫描数据可以准确拼合。测量完成后,系统自动完成各次扫描结果的拼合,输出数字模型。因为牙体表面形状复杂,所得三角片模型必然存在孔洞、噪音等缺陷,所以需要将测得的数据导入Geomagic软件处理,修补孔洞,去除表面噪音,平滑毛刺点。最终所得数据模型应保证表面完整、光滑(图1)。
  图1 处理后的数据模型(略)
  Fig 1 The model after fixed
  122 预备体曲面重构 利用ATOS Ⅱ测量所得数据格式为STL文件,无法直接用于内冠重构,必须将其拟合为曲面后才能在该曲面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首先,自动提取并拟合颈缘线。利用测量数据在颈缘线处的曲率明显大于其它部位且成环状的特征,先对整个三角片模型的曲率进行计算,确定出颈缘线可能处于的大致区域,最后对该区域进行拟合,确定颈缘线的具体位置(图2)。
上一篇:HBV全基因组克隆转染细胞系的建立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