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目的 探讨耳鼻喉科手术患儿的护理。方法 患儿入院后根据患儿年龄的心理、生理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与专科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护理并贯穿于住院全过程。结果 患儿与护士、医生合作良好,主动配合的患儿上升,哭闹或不合作的患儿下降。结论 根据患儿心理状况及手术类型,给患儿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及专科护理,绝大多数患儿能较好地合作,并与护士结下友情,使护理、治疗等工作能够较顺利完成。
关键词: 耳鼻喉 手术 护理
耳鼻喉科治疗范围较广,手术种类较多, 特别是儿童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以及儿童阶段的特点,会出现诸多不良心理反应。临床中对不同类型手术的儿童有针对性地做好手术护理及心理护理,对患者疾病康复有重大意义。本文就不同类型儿童的心理状况及手术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我科手术患儿总数为89人,约占住院总数的2.8%,暑假期间可高达8%。患儿年龄最小2岁,最大14岁,平均年龄7.6岁。男性患儿52例,女性患儿37例。主要的病种有:慢性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小儿喉乳头状瘤、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
1.2 方法 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的心理、生理活动的特点以心理护理和专科护理贯穿整个住院过程。
2 护理措施
了解小儿及家属的心理情绪,态度和蔼,言语温和,及时与家属沟通,使患儿家属感觉到医护人员都关心、爱护着他们的孩子,他们的恐惧、紧张情绪会随之缓解,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心理特点,针对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实施适合他们身心的心理护理。
2.1 各年龄段的心理护理措施
2.1.1 幼儿期患儿 此期患儿能辨认熟人和陌生人的面孔,对母亲有着强烈的依赖性。患病后,身体承受着疾病的折磨,情感十分脆弱,比平时更怯懦、好哭,依恋感增强,甚至无理取闹。此时,护士、家长要有耐心,特别要注意消除儿童的“皮肤饥饿感”,应认识到患儿对感情的需要有时比饮食需要还重要[1],他们渴望得到父母温柔的爱抚,从而产生一种安全感,情绪安定,情感愉悦,而这种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康复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应尽量安排父母陪护,护士也应注意多与患儿沟通,并与他玩耍,讲故事,以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