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赵健康保善热西提翟荣仙彭正菊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前言
目前养牛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应用冷冻精液配种后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据统计农牧区产母犊率约40%,国营大型养牛场母犊率在40%~47.5%之间,严重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养牛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奶牛自然繁殖率低,繁殖速度慢,使得国内现有奶牛种群扩繁受到很大限制,从国外大批引进种奶牛要花费大量的外汇,也受到成本高和进口国牛源的限制。
关于性别控制方面的实验与研究,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近几年发展很快,如胚胎性别鉴定技术和精子分离技术。胚胎性别鉴定技术和精子分离性别控制技术是以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技术为基础衍生出的生物技术,它们强化了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的目的。二者的区别在于胚胎性别鉴定技术是将受精后6-7天的早期胚胎进行取样,通过分析样品的DNA判断胚胎的性别,理论上所分析的胚胎性别比率为1:1之后根据需要移植雌性或雄性胚胎。目前,以PCR技术为基础的胚胎性别鉴定技术较为成熟。
精子分离性别控制技术是将精液中的X精子和Y精子通过技术处理进行分离后,用主要为X精子的精液或主要为Y精子的精液根据需要输精,获得近90%性别一致的后代。目前,以流式细胞分离仪原理为基础的精子分离技术准确率最高。该技术可以与胚胎移植技术结合生产性控胚胎,也可与常规人工授精技术结合改变日常繁育中奶牛的性别比率。二者各有优势和不足。
胚胎性别鉴定技术能够随心所欲地选择供体母牛和种公牛,性别准确率较高;缺点是成本较高。如果进行鲜胚胎移植则现场操作较烦琐,耗时长;如果进行冻胚胎移植则较为方便。精子分离性别控制技术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它使用方便,无需象胚胎性别鉴定技术须一个胚胎一个胚胎地取样分析,但就目前的研究和生产水平来讲,它存在一些致命的弱点,如每一射精量的精液最多只能使用1/3,分离时间长,对精子的损伤大,致使授精率低下;更重要地是分离后的精子活力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有相当大比例的种公牛精液不适于分离,这对于奶牛遗传育种和改良工作是致命的打击。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