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与中西药肿(2)
2015-03-05 01:09
导读:ABXEGF是一种完全人类IgG2单抗,有着较强的EGFR结合力,且人体不易对其产生免疫反应。临床试验发现ABXEGF联合卡铂 紫杉醇治疗Ⅲb、Ⅳ期NSCLC[11],以及单
ABXEGF是一种完全人类IgG2单抗,有着较强的EGFR结合力,且人体不易对其产生免疫反应。临床试验发现ABXEGF联合卡铂 紫杉醇治疗Ⅲb、Ⅳ期NSCLC[11],以及单药治疗转移性肾癌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一定的疗效[12]。在传统化疗方案失效时,ABXEGF单药所表现出来的抗肿瘤活性也是令人振奋的[13]。
2.2 EGFR激酶小分子抑制剂 gefitinib(Iressa, ZD1839)最引人瞩目,并于2003年5月通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审批投入临床使用,这是基于日本、美国及多个欧洲国家组成的多中心研究小组所进行的gefitinib单药治疗晚期NSCLC的两项Ⅱ期临床试验(IDEAL1和2),IDEAL1选择以前应用铂类化疗药物治疗失败的209例患者,IDEAL2则选择至少接受2个以上铂类药物或紫杉醇化疗失败的216例患者。在这Ⅱ期试验中,gefitinib疗效显著,两组的肿瘤缩小均达80%,在服药4周后可观察到快速的部分有效,生存率和症状改善率也得到较大的提高。可后来,一直受国际
肿瘤学界关注的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Intact1和Intact2,对2 130例NSCLC患者进行gefitinib联合顺铂 吉西他滨,或卡铂 紫杉醇的治疗,其疗效却令人失望[14~16]。结果表明,此EGFR靶向药物和化疗联用,与单纯化疗相比,未能延缓肿瘤进展时间,无提高生存率、使患者获得改善生存的优势[17,18]。
原本一直令人期待的靶向药物与化疗联用的Ⅲ期临床试验遭遇了失败,于是有几个问题困扰着我们。(1)EGFR过度表达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可为什么其靶向药物的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2)EGFR抑制剂单药的疗效比较确切,但为何联合化疗却起不了良好的协同作用?(3)靶向药物的最佳给药时机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