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汇通谈天癸与不孕论文(2)
2015-07-23 01:04
导读:现代内分泌学认为,女性生殖系统月经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丘脑下部、脑垂体和卵巢的激素作用,称为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性腺轴的功能调节是通过神经
现代内分泌学认为,女性生殖系统月经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丘脑下部、脑垂体和卵巢的激素作用,称为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性腺轴的功能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反馈调节实现的。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分泌活动的调节作用称为反馈性调节作用[4]。下丘脑的不同部位对性激素作用的反应性不同。当卵泡不断发育,雌二醇分泌量也持续升高,持续2天能导致作用骤然增强,血LH和FSH峰形均升高,继而排卵,称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反之,使下丘脑抑制,分泌性激素减少者称负反馈。大量雌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FSH-RH(负反馈);同时又兴奋下丘脑分泌LH-RH(正反馈)。大量孕激素对LH-RH呈抑制作用(负反馈)。当下丘脑因受卵巢性激素负反馈作用的影响而使卵巢释放激素分泌减少时,垂体的促性腺激素(Gn)释放也相应减少,黄体失去的Gn支持而萎缩,由其产生的两种卵巢激素也随之减少,子宫内膜因失去卵巢性激素的支持而萎缩、坏死、出血、剥脱,促成月经来潮[5]。在卵巢性激素减少的同时,解除了对下丘脑的抑制,下丘脑得以再度分泌。下丘脑、垂体和卵巢激素彼此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调节着正常的月经周期。由上所述,可认为
中医学的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生殖轴与西医学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调节功能相对应。可见,天癸是女性性生殖轴中的关键环节,它的至与竭,甚或功能异常,关系到不孕症的发生、发展与转归。
3 不孕症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中医学认为月经不调是不孕的重要原因。《万氏妇人科》说:“女子无子,多因经候不调,药饵之辅,尤不可缓。若不调其经候而与之治,徒用力于无用之地。此调经为女子种子紧要也。” 现代医学认为,女子受孕的先决条件是排卵周期正常,月经不调者往往有排卵障碍,因而影响受孕[6]。肾为月经之主,通过补肾而达泌天癸、补冲任、调经助孕的目的。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中医治疗采用辨证分期、调经论治:月经期养血活血为主,方用四物汤加减;排卵期温阳补肾、行气活血,二仙汤加减;黄体期是治LDP的关键阶段,应该根据病人的不同临床表现辨证施治,常用方龟鹿二仙汤加减和加味逍遥散加减[7]。
西医治疗:卵泡发育不良,于月经第5天服克罗米酚50 mg/d,共服5 d,或月经中期加用HCG1000~5000 U/d,肌肉注射,共3d。高PRL血症:溴隐停1.25 mg,2次/d,1周后改为2.5 mg,2次/d。服药期间要注意PRL,达到正常水平即改维持量。
【参考文献】
[1]叶一萍. 中西汇通谈天癸与垂体促性腺激素[J].中医
药学刊,2006,24(5):797.
[2]王东梅. 不孕从肾论治[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6):327.
[3]于红娟.从肾论治黄体功能不健性不孕症82例[J].江苏中医,1999,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