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费品市场的特征与营销模式分析(2)
2014-09-05 01:40
导读:1.以产品为核心的“1P 3P模式”。产品被放在4P的首位,可见其重要。以产品为核心的“1P 3P模式”就是首先有一个足以在市场致胜的产品策略。在农村市场
1.以产品为核心的“1P 3P模式”。产品被放在4P的首位,可见其重要。以产品为核心的“1P 3P模式”就是首先有一个足以在市场致胜的产品策略。在农村市场上销售的农药,化肥,收割机等农用产品它们都是围绕以产品为核心,也就是主要以技术为核心,由于其产品本身的价值决定其必须主要以产品为核心才能提高它的竞争力,只有当产品技术上去了然后在考虑用其它的3P进行辅助性的销售才能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否则将在农村市场上将没有任何价值。
2.以推广为核心的“1P 3P模式”。对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利润空间较大而消费者对品牌知名度又较看重的产品,以推广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应当是首选。保健品红桃K在农村市场曾经取得骄人业绩,厂家在农村推出的推广组合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以推广为核心展开营销就是综合运用广告、营业推广、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对消费者和中间商展开信息传播和促销。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策略都围绕促销而设计。
3.以渠道为核心的“1P 3P模式”。这种模式这一两年谈论比较多,又叫“深度营销”。深度营销主要将渠道作为战略层面来经营,以此来选择与利用渠道、构建企业的营销网络,整合企业价值链,从而使得另外的3P能统一到以渠道为核心构建的营销体系之中,使得企业响应未来竞争要求的可能性增强,建立并强化企业对流通领域的控制力,获得价值链的主导地位。农村市场由于区域广阔,销售网点分散、市场覆盖率低、服务效益低,一直是制约企业开拓农村市场的主要障碍。因此建立完善的乡镇网络销售体系,也成了能否成功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因素。在以渠道为中心的营销体系中,企业有强大的市场控制力,可以此为基础深度开发、“精耕细作”,进行产品、价格和促销各种变化与策略组合。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刘文华:影响农户经济状况差异的家庭因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55~178
[2]丁洪福:渠道效率摸板.
企业管理.2006: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