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转型(3)

2014-09-07 01:06
导读:打造品牌集群,形成区域品牌经济。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将产业集群逐步纳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同时,要积极强化集群企业技术创新,依靠

  打造品牌集群,形成区域品牌经济。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将产业集群逐步纳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同时,要积极强化集群企业技术创新,依靠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使集群从全球低端制造型转向高端创造型发展。在此基础上,再打造全球知名、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即品牌集群。打造品牌集群的核心价值是形成区域品牌、提升区域品牌,最终发展成为区域品牌经济。
  (四)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政府应采取措施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树立区域品牌,努力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赢得竞争优势,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营造舆论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政府要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立足于当地现有的优势产业集群,给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区域今后的市场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确立区域营销的理念。把区域作为品牌来营销和运作,向世人推销品牌集群,扩大区域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精心策划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提高区域品牌在全国乃至在全球的美誉度,增加消费者对集群品牌的认可度。
  注重改善创业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成长力。地方政府要通过制度创新,集中必要政策资源,为打造区域品牌提供支持条件,营造良好氛围;要规范和完善产业集群区建设,在产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地理、人文、社会传统等因素,突破行政界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使产业集群区形成良性自增长机制;要为构建创业平台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要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繁衍新企业的功能,增强产业集群的新陈代谢能力。
  注重优化服务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保障力。按照波特的分析,企业价值链包括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制造、服务和贸易销售等多个环节。在集群内往往是“小企业、大分工”,每个企业只从事自己的优势环节,从而使整个价值链实现价值最大化。因此,政府在优化服务环境方面,重点扶持发展技术研发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等几个关键性服务中心、积极为集群和企业发展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产业集群的综合能力,提升集群发展的内涵;大力发展会计、律师、融资、培训等社会化服务机构,着力构建中介服务体系,完善适应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专业化,配套化服务环节,为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化服务;依托产业集群,建立专业化行业协会,加强自律和维权,推动集群健康发展。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培育区域品牌建设的文化环境。产业集群的基础是本地的产业文化和创业氛围,政府要努力营造宽松、自由、公开、公正的人文环境,支持人们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判断区域品牌的重要标准是区域内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间具有高度的内在联系,即企业在一个区域内相邻而结网,产生信任和合作的愿望。因此,政府要着力培育区域内的企业家和有利于品牌创造的制度文化氛围,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产业文化建设,培植诚信文化、协作文化和创新文化,赋予区域品牌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在产业集群内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保护诚实守信者,形成有序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创新氛围。
  
  参考文献:
  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缉慈.地方产业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3)
上一篇:虚拟经济整合营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