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角度审视北京奥运营销主(4)
2014-09-17 01:05
导读:4.3 考虑长远利益,将奥运与城市远景规划结合起来,与全民体育、全民健身结合起来,弘扬体育精神。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大对中国和北京的宣传力度,
4.3 考虑长远利益,将奥运与城市远景规划结合起来,与全民体育、全民健身结合起来,弘扬体育精神。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大对中国和北京的宣传力度,以带动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相互协调发展。
4.4 政府对于营销主体的选择要严格把关,扮演好奥运的宏观调控者角色,应加大监督力度,从建立
规章制度角度出发来约束奥运营销主体的营销行为。建立监督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立监督审计机构,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等来保护奥运的社会效益不受损失及知识产权不受侵害。
4.5 政府应适当控制奥运市场营销开发的商业化气氛但不能压制它的商业化发展,尽量扮演防守者和守卫者的角色。让企业充分发挥它的经济灵性,充分挖掘奥运的经济效益来为我国体育的后续发展提供经济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越川, 李婉祯. 奥运会的营销发展及策略[J].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3,(2):69-80.
[2] 张玉超, 孙思哲. 2008年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的营销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4):29-31.
[3] 黄仕美 等. 现代奥运会市场营销综述与2008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J]. 西南
民族学院学报, 2002,(5):115-117.
[4] 杨帆. 奥林匹克带来什么?[N]. 中国经济时报, 2001-07-17.
[5] 北京奥运摇钱树无底洞[N].今日中国 2004.26-29.
[6] 洛杉矶大赚奥运钱[N].经济月刊. 2000.22-23.
[7] 任海. 论奥林匹克运动的产业化[J]. 体育与科学(南京), 2000,(5):1-6.
中国大学排名 [8] 斯特德曼·格雷厄姆 ,等. 体育营销指南[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 2003: 26-38.
[9] 雷鹏. 现代奥运会商业赞助特征的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2):21-23.
[10]A张玉超. 中国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J ]. 体育科学 ,2003 ,(2) :43-49.
[11]A邹建锋. 奥运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什么?[N]. 财富智慧, 2005: 72.
[12]A任海. 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M]. 北京 :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1:160 - 168.
[13]A宋晨翔. 奥运:企业共赢的舞台[N]. 投资北京,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