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营销的对策探析(2)
2015-04-25 01:09
导读:(一)对城市营销的理论存在理解误区。城市营销的过程包括城市环境分析、城市战略定位与目标市场确定、城市营销的行动计划制定和以及计划的实施与
(一)对城市营销的理论存在理解误区。城市营销的过程包括城市环境分析、城市战略定位与目标市场确定、城市营销的行动计划制定和以及计划的实施与控制。现实中许多城市将营销的某些职能当作营销活动的全部。一是将城市规划等同于营销策划。很多城市都进行了系统的城市建设整体规划,而忽略了营销策划。城市规划主要围绕城市空间、硬件建筑、交通来做,而城市策划就是在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围绕城市发展的整体思路、主题、精神等软件来做。城市营销策划更强调城市的个性,城市形象的艺术性,城市建设的人文性以及对城市利益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二是城市管理与城市经营不分。城市管理是作为综合职能的体现,而城市经营是城市经济职能的要求;另外,城市管理着眼于城市内部资源要素的配置,而城市经营则更多地强调城市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整合。三是城市的促销活动与城市营销等同。我国城市政府的营销的活动大都集中在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上,注重CI(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VI(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其直接目的是提高城市知名度。而普遍的做法是电视广告,没有体现城市形象的独特性,结果是缺乏城市特色,不能有效地提升城市竞争能力,营销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
(二)城市营销的观念缺乏,政府管理效能不高。城市营销中对如何开展营销活动缺乏准确全面的认识,致使在实践上表现出活动的盲目和混乱。对于已经有营销实践的城市来说,缺少战略规划和实施模式。例如有的城市一会儿说要建成区域商务中心,一会儿又要建成交通枢纽,一会儿要建成文化中心等等。显然,这样的城市还没对自身的资源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导致了城市定位的随机和模糊,城市形象不统一。城市缺乏整体配套政策,在用招商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入,降低上地出让成本,甚至无偿使用上地,大面积开发浪费上地资源行为出现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表现出政府效率与服务功能作用不强。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忽略城市的和谐发展,缺乏竞争力。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既涵盖了经济增长,还包括居民素质、社会福利、城市建设以及人文环境改善。但许多城市倾向于把精力放在几个大的经济项目上。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小取决于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多种因素,要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竞争力,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明确城市营销是实现城市价值整体增值,使文化价值、
美学价值、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获得和谐同步地可持续发展。城市营销要求激发城市活力,对城市的资源、资产进行资本化的增值运作和管理,优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区域平台价值,从而增强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和谐发展。
(四)只注重表面而不是实质。如今,越来越多的“政绩形象工程”出现在人们面前。城市建设中急功近利的现象越来越多,建高层建筑、兴建广场草坪地铁,以致城市建设越来越雷同。这样导致了城市资源浪费,湮灭了城市个性。而正确的城市营销应该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城市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做出准确鲜明的城市品牌定位,将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放在中心位置,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打造城市品牌。
三、提升我国城市营销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转变观念和职能,增强城市营销意识。
城市要发展,首先应转变观念,市政府部门由以前的以“城市为中心”的理念转向以“城市消费者为中心”营销理念,城市营销是满足消费者对“城市产品”需要的过程。这种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的需要。政府的职能也必须相应转换,通过改革促进地方政府向企业性政府转变,建立官产民良性互动的城市营销机制。政府应由城市规划导向转化为城市营销导向,明确城市营销功能的整体性,为开展城市营销活动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凸现城市竞争优势,准确定位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