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企业品牌国际化的营销组合策略(2)
2015-05-02 01:39
导读:(四)核心部件标准化的同时其他部件灵活配置 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最终获取的是规模经济效应,为此要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核心技术,在核心零部件
(四)核心部件标准化的同时其他部件灵活配置
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最终获取的是规模经济效应,为此要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核心技术,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尽可能标准化。但为适应不同目标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有时必须对产品部件进行灵活配置。例如,惠尔浦公司在世界上推出的洗衣机,虽然已是一种标准化的产品,但由于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不同,仍必须根据当地需求的变化加以调整。根据市场调研,惠尔浦在美国或欧洲市场推出的洗衣机不适合洗印度妇女穿的莎丽服。因此,惠尔浦公司设计了一种小巧、可拆开的自动洗衣机,用于满足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国的需求。虽然不同市场之间洗衣机的特征、大小、形状可能会不同,如法国人需要投入口在上部的洗衣机,英国人希望投入口在洗衣机的前面,德国人需要高速洗衣机,而意大利人希望转速较慢等。但它们所包含的大部分技术和生产过程都是相似的。在机器的核心技术方面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只需要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偏好进行适当的调整。
(五)推出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偏好的新产品
在“后全球品牌”时期,企业更加注重在不同目标国市场推出不同的产品,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和独特的需求。麦当劳很长时期都是向全球各地提供标准化的菜单,但现在已经注意根据不同的地方环境对其莱单加以适当的修改和调整。比如它在巴西供应一种以浆果为主的饮料;在日本推出一种中国式炒米饭;在澳大利亚供应羊肉馅饼;在菲律宾供应麦当劳意大利式细面条;在香港供应椰子、芒果;在中国市场上麦当劳与肯德基的激烈竞争,迫使麦当劳在考虑如何适应中国本土消费者的口味,开发新的品种。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在“后全球品牌”时期,企业更加重视在目标国市场设立研发机构,以便对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快速反应。比如IBM公司积极开发适应各个不同国家的语音识别系统。为了开拓中国市场,它在中国设立研究中心,着重对汉语语音识别和输入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该中心开发汉语普通话V-Vioce就是适应中国市场的成功产品,目前,该产品已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语音识别技术,被许多公司采用。
(六)本土化策略
产品生产的本土化可以相对缓解当地消费者对外来品牌的抵触心理和打破非关税贸易壁垒,可以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更好的利用当地各种资源,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中国已有一些企业在实施本土化战略方面取得了成效。为了实现在美国的本土化,海尔在洛杉矶建立了“海尔设计中心”、在南卡罗莱纳建立“海尔生产中心”,在纽约建立了“海尔营销中心”,如此一来,海尔在美国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经营格局。
价格策略
价格是影响消费者选择某一品牌产品的重要因素。在“后全球品牌”时期,企业在进行价格决策时,重视根据顾客所处的不同地区和国家来对产品进行定价。在制定价格决策时,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一)消费群体的需求因素
品牌在目标国市场的定价不仅与品牌质量有关,还与品牌在当地消费者心中的定位有关。因此,企业在进入一个市场前,必须测定当地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需求情况。大多数国际品牌企业都试图测绘出其在目标国市场的需求表和对自己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在通常情况下,需求和价格之间是成反方向变化,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低(或反之亦然)。但对于名牌商品来说,需求曲线的斜率有时候大于零。这是因为有些消费者认为价格越高,意味着商品的质量越好或越高贵。当然,如果价格太高,需求量还是会下降的。另外,企业还应当了解自己的产品在目标国市场上是需求缺乏弹性还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只有在需求富有弹性时,才可以考虑降低价格。这样可以带来更高的总收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竞争对手因素
对于每一个目标国市场,公司需要将自己的成本和当地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自己是处于成本优势还是成本劣势。同时,公司也需了解竞争对手的质量和价格。公司需要派出相关人员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调查,获得竞争对手的价格表,并购买其产品进行拆卸比较;公司还可以询问购买者对每一种竞争对手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的看法。一旦公司了解了竞争对手的质量和价格,就可以将它作为自己定价的出发点。按照品牌竞争力与价格的搭配,产品的定价策略有9种:优质优价、优质中价、优质低价、中质高价、中质中价、中质低价、低质高价、低质中价、低质低价。如果公司的产品与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十分相似,则公司制定的价格应与竞争对手的相近,否则就会使销售量受到损失。如果公司的产品质量较低,那么其定价就不能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如果公司的产品质量较高,则定价可以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但公司必须认识到,竞争对手也会根据公司的价格做相应的价格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