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2015-05-30 01:42
导读:市场营销论文毕业论文,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与对策探析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我国消费率却越来越低。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7年我国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固定资本形成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十几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消费率太低,固定资产投资率太高,积累与消费比例已经严重失衡,这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国消费率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造成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居民消费率的对策。 关键词:消费率 收入 投资 经济增长
建国以来的近60年当中,我国最终消费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1952年的78.6%下降到2007年的36%。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目前全球的平均消费率约77%,固定资本形成率为23%。2007年我国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固定资本形成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十几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消费率太低,固定资产投资率太高,积累与消费比例已经严重失衡。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
工作报告中就指出: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实行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稳步发展消费信贷等新型消费方式。努力改善消费环境,尤其是加快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搞活农村流通,开拓农村市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服务性消费;引导消费预期,增强消费信心,增加即期消费。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因此,无论是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需要来看,还是从现有的资源约束条件来看,我国现在都急需让消费在未来经济增长中从“配角”转为“主角”、经济增长模式向消费驱动转变。要真正实现经济增长向消费驱动转变,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从盲目追求总量扩张的发展思维,向以提高全民福利水平为最高目标的发展战略转变。本文在分析我国消费率现状的基础上,剖析造成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
(一)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对消费重视不够
由于对消费的认识不够彻底,现行的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仍偏重于投资而不是消费,制约了消费率上升,因而高层领导一定要尽快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把思想从重投资、轻消费的观念中转变过来。
(二)居民所得比重下降且不均衡影响当期消费的实现
造成居民收入偏低的原因有:首先,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GDP以平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但工资占GDP的比例却在下降(从过去几年情况看,在按支出法统计的地方GDP构成中,劳动者报酬比重不断下降,2003年以前一直在50%以上,直到2004年降至49.6%,2005年降至41.4%,2006年降至40.6%,2007年略有上涨)。总的来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不仅低于GDP和投资增速,甚至低于商品零售额的增速(2007年居民收入增速略高于GDP的增长,是13%)。其次,收入分配不均。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收入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收入的5-10倍。
通常情况下,居民收入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也会增加,从而会增加市场的有效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所以政府要想提高消费率,就应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
(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使人们对未来生活保障信心不足
居民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消费额占可支配总收入的比例。由于传统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加之存在一些未来不确定或不可知因素,如失业、养老、医疗、教育及预期收入等影响,使人们对未来生活保障信心不足,消费意愿降低,储蓄意愿增强。因此,尽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尽可能地降低居民的后顾之忧是目前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