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综述(5)
2015-08-21 01:12
导读:5.2 国内相关研究及展望 国内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早是对目的地形象的关注。陈传康将企业形象识别理念引入目的地形象策划中
5.2 国内相关研究及展望
国内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早是对目的地形象的关注。陈传康将企业形象识别理念引入目的地形象策划中,提倡按照地方文脉进行形象设计导人;李蕾蕾对城市旅游形象设计进行了探讨。此后,不仅关于目的地形象的研究大量出现,旅游目的地营销其他方面的研究也逐步拓展,如罗佳明、邓明艳分别对遗产型目的地和西部目的地的营销问题进行了探讨;池雄标从经济学“公共产品”角度分析了政府旅游营销行为的理论依据;王桂霞等分析了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中间商、旅游供应商三者各自在目的地营销中的作用,对电子商务时代国内旅游目的地营销主体模式进行了探讨;刘绍华等应用“目标一对象一结构一功能”分析框架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区域整合功能进行了研究;邹蓉从信息服务角度对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的构建进行了分析。
与国外研究思路相一致,国内最早也是从目的地形象人手,逐渐关注目的地营销组织、信息技术与目的地营销等问题,在研究的发展轨迹上与国外有类似之处。但就研究内容及方法而言,国内研究对某些问题(如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等)涉及较少,深度不够,方法较为单一。针对上述不足,我国目的地营销研究要进一步深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完善研究方法,在定性研究基础上,强化实证研究及定量分析,充分发挥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优势。②加强对目的地定位及晶牌的研究。定位及品牌设计是目的地营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目的地营销的成功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更为少见,有待强化。③加强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研究,特别是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研究在国内现行旅游
行政管理体制下目的地营销组织应扮演的角色,探讨切合实际的目的地营销主体模式。④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于目的地营销的研究。信息技术应用于目的地营销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对目的地在线营销、虚拟旅游社区等进行深入研究。⑤强化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绩效的评价。绩效评价是目的地营销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合理的
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和急迫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 以pdf格式阅读原文"以社区旅游业发展为中心的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4个方面。旅游目的地社区的旅游业是该社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它支撑着整个社区的发展,渗透于社区的各项事务之中。
3.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参与”一般具有广泛性、全面性、自觉自主性、平等性、相对性、层次性、动态发展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同时,社区的有效参与也需要其自身能力和意识的不断提高,需要社区参与机制的不断完善,更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保障,以实现社区居民等各类主体参与社区发展决策乃至经营管理的合法性、自觉性、自主性和可行性,并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