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下的图书发行物流信息管理规划(2)
2015-12-03 01:15
导读:1.1图书物流渠道现状 在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的驱动下,国有、民营、外资图书发行企业是图书发行市场的主要力量,其发行渠道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1图书物流渠道现状
在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的驱动下,国有、民营、外资图书发行企业是图书发行市场的主要力量,其发行渠道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1.1外资出版发行渠道
在这个“世界最大的图书市场”全面开放的时机下,几乎所有世界大型出版集团都以不同的方式拟订了“中国功略”。
世界传媒巨头贝塔斯曼集团与上海科技图书公司合作,以俱乐部书友会的形式进入我国图书零售市场。后来,又与辽宁出版集团合作控股的辽宁贝塔斯曼图书发行公司,扩大图书发行与市场营销的步伐。培生教育出版集团以“培生的选择”项目为契机,搭建“版权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平台”开拓图书发行市场。兰登书屋通过运作“中国新秀”项目,把握图书市场的源头编辑和创作人才[1]。
国际出版集团以其资金、技术优势,结合高效的分销渠道及零售网络的运营模式,使其在图书发行上的营销经验在图书出版发行全过程得到发挥,全面抢占中国的市场份额。
1.1.2民营书业发行渠道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持下,民营书商凭借灵活的管理和运作经验,把握机遇迅速崛起,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民营书商对规范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越来越重视。如北京风入松、万圣书园、国林风等学术书店及北京志鸿教育集团年销售额超过亿元;广东的“学而优”,长春的同仁购书中心、学人书店,长沙弘道文化传播公司、万卷购
书城,南京书城、南通书店[2]65等在产品特色、品牌、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都日渐成熟。
民营书商在资本运营、经营模式也在发生变革,积极通过招商引资,拓展其业务空间,由独立的零售店向连锁经营模式转变。如席殊书屋拥有500多家连锁分店;风入松书店以“特许加盟”方式经营,上海思考乐书局建立新门店、主题书店和会员俱乐部,设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图书分销连锁企业[2]67。在资本运作上,美国宝丰集团与广州大音文化发展公司融资合作;湖北千里马集团投资千里马图书音像城等[2]67-68。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民营书业正在向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转变,并形成独特的经营优势。
1.1.3国有图书发行渠道
主要有两类: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和各大出版社的自办发行。
新华发行集团试点改革,打破部门和地区限制,重新进行资源整合、业务重组、股份制改造,以连锁经营为突破口,利用国有的发行渠道和低成本的终端销售网络,加强规模化和集约化经济。如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由中国出版集团所属新华书店总店、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和国家邮政所属的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中邮邮购有限责任公司几家单位联合组建跨部门发行企业集团[2]8。
各大出版社的联合自办发行,利用资金、品牌、技术、资源、人才等优势创造出以资本为纽带、以自愿为基础、跨地区发展的新型出版集团,如高等教育出版集团,使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
中山大学、
天津大学、
吉林大学及其出版社达成资产重组与市场合作协议,形成了一支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为旗舰,各大学出版社为分社的联合舰队[2]9。
1.1.4电子图书发行渠道
网络电子出版成为图书音像发行的新领域。截止到2003年底有300多家出版社开始网络出版,超过100万册电子书被读者下载阅读,500家图书馆启动数字图书馆,如《中国
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等[2]6-7。图书的发行业开始从单一的纸介质走向纸介质和数字化产品组合的立体化方式。
图书发行的这四种渠道,无论是国有主渠道的行业价值链的编辑出版和一级批发环节优势,还是民营二渠道的分销渠道的下游二级批发和零售环节优势,抑或是外资的分销渠道和零售网络模式的技术优势、网络电子出版渠道的新介质优势,都需要整体发挥各自渠道的优势,结合物流模式来实现图书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