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下的图书发行物流信息管理规划(4)
2015-12-03 01:15
导读:(1)在战略层面上,传统的图书物流缺乏让客户满意的物流意识,没有将营销理念整合到物流业务过程中。图书发行业仍然是重生产轻营销,习惯了计划
(1)在战略层面上,传统的图书物流缺乏让客户满意的物流意识,没有将营销理念整合到物流业务过程中。图书发行业仍然是重生产轻营销,习惯了计划经济模式的运作,使得行业对买方市场仍奉行传统的营销理念,而且受到组织形式、信息平台、技术手段等硬件条件的限制,使得战略实施理念仅仅流于形式或表面[6]16。书业的市场发展战略、竞争战略、STP战略等对书业企业发展重要的战略疏于考虑,使得书业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品牌。
(2)在战术层面上,主要针对图书分销渠道、图书促销、图书品种、图书定价等具体操作战术上的考虑。借助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沟通渠道的多元化、网络时代的信息对称化,建立以读者为核心的信息沟通平台成为图书发展新突破口。这一平台将实现市场营销战略上的理念在图书分销渠道、图书促销、图书品种、图书定价等具体战术方面的成功。
(3)在运作层面,图书发行企业与上游出版社、下游读者的业务操作、信息沟通出现断层。对于图书的营销是一个分析、计划、执行、控制的整个市场运作过程。借助于图书营销的过程,图书发行企业与上游的出版商需要充分沟通,确定各自责任,不出现或少出现市场销售处于被动状态,发行企业责备出版商不懂读者和市场,出版商埋怨发行企业发行不力的相互推诿状态[6]17;图书发行企业与下游读者借助网络平台实时把握读者需求,尽可能地实现一对一的沟通和服务,正确把握读者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而针对具体需求实行具体的营销运作。
3图书发行业物流信息管理趋势——利用网络营销整合发行业务
随着
政治、思想、文化、学术等社会环境的转变,图书出版发行业迎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产业的发展壮大,内容的丰富多彩,逐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出版发行业也面临着从未经历的考验,具有资金、技术、人才、和品牌优势的国外出版列强进入本土抢占市场,利用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熟的市场运作影响出版发行格局。我国的出版发行也将成为世界传媒产业的一个环节,与全球的出版业在同一舞台上竞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图书物流是实现图书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重要环节。我国图书物流的发展趋势将同国际接轨,要在图书行业市场站稳脚跟,就要站在发展整个书业市场的角度,紧紧围绕读者需求,利用网络经济所提供的快捷便利的沟通手段和平台,将图书的编辑、出版、发行、中盘管理、销售和客户服务整体结合起来,利用网络营销所提供的与上下游客户接口服务,来实现和连接物流活动,让整个图书物流处于动静结合、有序流动的状态,通过物流配送来实现图书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进而实现图书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4网络营销下的物流信息管理规划
4.1网络营销下的物流信息管理框架结构
通过上面关于图书物流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和图书发行物流趋势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图书发行集团一方面要利用融资、股份制改造等手段,发展企业规模优势,采用合适的发行渠道和销售网络,发展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整合和效率优势,提高整体图书发行的物流效率,并且在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提供增值服务,利用和创造信息的新价值;另一方面整合网络营销理念和实践操作到图书物流业务流程中去,利用网络来增强与读者、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交互和沟通,实现图书发行业务的供求信息交互、物流服务跟踪和沟通信息反馈。基于上面的理论和问题分析,提出了整合网络营销和物流管理相结合的系统框架,见图1。
图1分为三部分:业务伙伴(连锁门店、出版商、VIP客户)、网络营销管理平台(品牌管理、销售事务性管理、客户沟通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和图书物流管理平台(物流资源调度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实时数据采集信息、客户信息管理)。
下面来具体介绍框架图中三大模块。